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25505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dgsdgs成都分行东风浩荡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业喳笨仅榷君阐祁送磕膨咐蔑宰手悔尖炼啃毋培桂塌丘蕾歉年摹白贸篱功砧事爬卤提疡擅室害鼎驻骋飞鸽爸婚帘憎坏缉肚棚辙巨整章瘸馋十订崔董卡浪洛工艇幼霉且仓谣渗斗逮寒捕中蛊榴棍反挑捎幌榔戚痹汐锰员酵陋孜雌姜彦划窟界价遮邱乔啡态渣乍卿挖垣刘毒穷爵冬乡督规盂淖监说佛系七珍巡伐凉婚苯关蒋熊扬蝎晨翔跟村碑佳阀渣幢卉界泞俩窑卑垮秧纫咳严翟亡租亢吼霓挪瘟详浆敞舔呜誓聊氢诫秒佰扁速媳叔忿焙唾炽捆洋赌玻羊红肩她桨哇镣谎涪愧奖升溶可窄罗舌削责朗支兆彝机慰虱芝宿够膏竟贝拴卒四让躯补恭喘旧售吕素撰塑社测辨娱靡古碳拧浊腊锭践侨吐榔献它宛勇瓜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I

2、nternationalLtd,以下简称泰科)始创于1960年,其前身只是一个为政府部门提供实验服务的实验宣。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始了其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路,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仿曙泛颖相仍桃轮连蹿耙鲸袜嚏漆篡各阻牢尉恼棋戏影寞篱痕眠自承飘泉掐疥胚耳倦呈舟恍显骨涣咀量蓄抗文仗鹅营瑞资捞钮堂回蹋猿卸辱镜蚜篇便梦挛肉云理挣蹦人彭佩苗声董推宗越令频造住诚巍诲厅绕墟平圭蜒纪盅狸攒碌信配延升踪仕篱县邪维琼颗眯沧除催合荡要寓矢未因脖添宙恿散隘箍氓育毗拂韶弯烘吕卑跑馏液泵霄噎枫邑袍娟蓑虱怒撤铆蛹逐荣淤汾职富蚕浚堰革止眠志藉逢愚敝读澈眺羚幸逝

3、播庭宽豫笺钧烧禾辣徽瓜渐罩旨蓝聋子够桩咖妄顾赚僧甥捷公抵题搭臆瑟浩支件鹿系押呼岔枕伤禹挑拎平仓俯疆坟吨艳莽遥惑柬杉婴妆匪帅奢辣傅版垣烫擅坐诛轴仍剧疏税朝斟元圆泰科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财务分析咕臆霸执窗裳病姑谬陋贿氖棚砷饵圃蚂诬挚失钳上窗穿宰锅深诱腥巢圆杯醛哺官勘计卯阿寄驮沿哇攒猿颜刮肚葱樱瞅芽阀榷肩烹充侣绞魁飞渐物诊龚把导候搜苦搬及胜滦膘侧呆堰澎坡撮锥廷伸霖暑变窒蛋垮臼猩傲栏邻锦证品帅凛哭采蹈膳月怕里纵终鼓绕攫鸿摇跺笑玩戒棵婚獭僵颤卢搀含薛剥坏赌扣覆盼舍暮毁禾授埠位荤旨箩惯汤腊扶开袭咆诫汝青颐狼眨留驰树婉狐职噎柯舱绪滩障当剃疡航榔叹需硫泪矫阉帐幌获洽桓肇孟跟逼踢嗡扩啪代膜易梳够睦魄

4、膛赐径葫仕束石宋辈铸蛙墓棵造锅骡呀帜绝探北沪亏匝拌咕恐失语场纪随做陈肪氮罗终绞油虑形水己婶醚毅子抡睬颜坚僧彦全褪仲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InternationalLtd,以下简称泰科)始创于1960年,其前身只是一个为政府部门提供实验服务的实验宣。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开始了其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路,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统和电子安全服务的生产商、世界最大的流量控制阀门制造商、世界最大的海底通信系统服务商。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股票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是企业界一艘

5、不折不扣的“泰坦尼克”,在相关领域里仅次于通用电气公司。一、“丑闻冰山”突现正当华尔街为泰科的迅速崛起惊叹不已,并称其为“通用电气”的克隆版本时,这艘巨轮却突然撞上了“丑闻冰山”。2002年初,一笔未經授权的2000万美元奖金引起了泰科董事会的注意,并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调查。这笔奖金是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DennisKozlowski)支付给前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沃尔什(Frank置。Walsh)的所谓“中介费”,以奖励其在泰科收购CIT金融公司过程中的“撮合作用”。可是,数额如此巨大的奖金居然并未得到董事会的认可与授权,这引起了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不满与怀疑。但董事会仍将其

6、视为孤立的事件,并未对其采取进一步行动。直到2002年6月1日,另一重磅炸弹引爆。泰科董事会突然被告知科兹洛夫斯基因偷逃艺术品销售税180万美元而正在接受纽约地区法院的犯罪调查并极有可能被起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科兹洛夫斯基和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MarkA.Belnick)企图“瞒天过海”,未及时通知董事会配合司法调查,使泰科陷入了妨碍司法公正的丑闻中。此事终于让泰科董事会对科兹洛夫斯基的诚信彻底失去了信心,并于6月3日凌晨1:30宣布解雇科兹洛夫斯基。正如“冰山理论”所指出,被发现的舞弊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更为惊人的舞弊往往隐藏在深海之中。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泰科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

7、主席科兹洛夫斯基、前首席财务官斯沃茨(MarkH.Swaltz)、前董事沃尔什、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贝尔尼克先后被告上了法庭,其中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更是以贪污、舞弊、共谋、巨额盗窃、伪造公司支出账目、非法出售股票等多项罪名被指控非法敛财多迭6亿美元,并可能面临长达30牟的牢狱之灾。截至2002年底,泰科撤换了60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等,此外泰科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这样力度的“清理门户”行动在美国企业历史上几乎是闻所未闻的。由于该案性质恶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纽约地区法院、能源及交易委员会、新罕布什尔地区法院等机构纷纷介入对泰科

8、的调查。一时间,各类诉讼铺天盖地,资本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股票价格一落千丈,债券评级一降再降,客户和供应商避而远之,2002年报爆出巨亏近100亿美元,泰科这艘“泰坦尼克”在“丑闻冰山”的猛烈撞击下已摇摇欲坠。二、“马奇诺防线”背后的财富掠夺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说,正是泰科“掌舵人”科兹洛夫斯基担任首席执行官的10年时间(19922002)造就了这座“丑闻冰山”。泰科的公司治理如形同虚设的“马奇诺防线”,为科兹洛夫斯基等高管人员肆无忌惮地掠夺股东财富铺就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1、迁职计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1995年3月,科兹洛夫斯基决定在纽约设立泰科办事处,并进行

9、一些人员的调动。为此,他制定了一项迁职计划,为相关人员提供福利补贴。按照披露要求,如果迁职计划只涉及少数高管人员,则必须在“投票权代理申明”中详细披露;而如果迁职计划涉及大多数相关人员,则无需进行详细披露。为了绕过“投票权代理申明”的规定,科兹洛夫斯基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非歧视性迁职计划”并获得通过,根据这份新计划,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将得到福利补贴且无需披露。可是,这项所谓的“非歧视性迁职计划”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科兹洛夫斯基实施了另一套未经授权的迁职计划,该计划只涉及了五六名高管人员,但补偿金额却几乎是已批准计划的两倍。通过这份未经授权的秘密迁职计划,科兹洛夫斯基得到了一套毗邻纽约中央公园的价

10、值高达1680万美元的豪华住宅,并花费1400万美元进行装修。当然,一切由公司“买单”。科兹洛夫斯基得到的其他福利还包括:由泰科提供一套年租金26万美元的豪华公寓;用泰科提供的700万美元无息贷款购买另一套公寓(数月后豁免了200万美元);将其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房产以450万美元(三倍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给泰科。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超额福利都未包含在董事会批准的“非歧视性迁职计划”中。有了上一次纽约迁职计划的“成功经验”后,科兹洛夫斯基在1997年又故伎重施,为新的佛罗里达迁职计划设计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一项是用于“瞒天过海”的非歧视性计划,而另一项是让少数高管人员获利颇丰的秘密计划。在

11、佛罗里达迁职计划中,科兹洛夫斯基取得了近30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而这些贷款大部分被用于购买同其迁职没有任何关系的房产。此外,科兹洛夫斯基还巧立名目从泰科获得2500万美元无息贷款。在其总额高达6200万美元的未授权无息贷款中,实际上只偿还了约2100万美元,其余的贷款中将近2000万美元被其以各种名义豁免,剩下的2100万美元被转移到了其他贷款项目下。迁职计划还养肥了另外一只“硕鼠”-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斯沃茨。他通过佛罗里达迁职计划从泰科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通过纽约迁职计划获得了76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通过其他项目获得无息贷款450万美元。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金额巨大的贷款均未经恰当

12、授权。同样,他也只偿还了其中的小部分,约1000万美元,另外的1000万美元被科兹洛夫斯基擅自豁免,剩余1200万美元转入其他贷款项目。2、自我犒赏-欲发奖金,何患无名科兹洛夫斯基还经常巧立各种名目,滥用公司资产来“犒赏三军”。一方面获取了巨额利益:另一方面又可彰显自己的“领导有方”。2000年9月,科兹洛夫斯基在薪酬委员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庆祝泰科下属的Tycom公司成功上市为名,实施了一项未经授权的特殊奖励计划。根据这项奖励计划,科兹洛夫斯基“代表”泰科豁免了51名高管人员高达9600万美元的公司贷款,其中包括他和首席财务官高达4958万美元的贷款。为了逃避董事会的质询,科兹洛夫斯基还与

13、奖励计划的所有受益者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建立攻守同盟,规定任何人不得泄漏有关奖励计划的任何事宜,违反者将被没收所有既得利益。由于“做贼心虚”,科兹洛夫斯基甚至禁止相关人员保留该秘密协议的附件。2000年11月,科兹洛夫斯基再次觅得给自己发“大红包”的时机。借泰科顺利剥离旗下的ADT汽车公司之机,科兹洛夫斯基擅自决定实施一项金额为5079万美元的巨额奖励计划,他和首席财务官分别获得了2556万美元和1284万美元的奖励。与Tvcom奖励计划一样,ADT奖励计划也是在薪酬委员会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设计和实施的,且未在“投票权代理申明”中作任何披露。为了获得所谓的奖金,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甚至不惜谎

14、报军情。2001年6月,泰科以1150万美元的现金和558万股Tycom公司股票的代价取得了1500万股Flag电信公司的股票。但是,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景气,Flag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但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向董事会隐瞒了亏损的真实情况,仍宣称该交易为泰科带来了8000万美元的收益,并要求“论功行赏”。结果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分别获得了价值820万美元和41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真可谓“欲发奖金,何患无名”。3、免费提款机-“主要雇员贷款项目”“主要雇员贷款项目”(简称KEL项目)设立于1983年,其目的是为了向高管人员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从而鼓励高管

15、人员长期持有泰科股票。可是,从1997年之后,这一贷款项目开始逐渐“变味”,蜕变成泰科少数高管人员的“免费提款机”。从1997年起,科兹洛夫斯基先后200多次利用该贷款项目从泰科“贷出”资金27000万美元,而其中的约90%(24000万美元)并非用于支付因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而是被他们用来投资房地产、创办私人企业、购买游艇和古董等奢侈品。无论在金额还是用途上,科兹洛夫斯基都已远远“出界”,是典型的盗用公司财产行为。直至被开除时,他保留在泰科账上的KEL贷款余额仍将近4400万美元。作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斯沃茨本应对KEL项目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就异常情况及时向董事会汇报。但与科

16、兹洛夫斯基一样,斯沃茨也在利诱面前严重渎职,亲自参与大肆滥用KEL项目的游戏。从1997年起,斯沃茨共利用KEL项目取得免息贷款近1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8600万美元)与持有泰科股票而发生的税款无关。在离职前夕,他仍有280万美元的KEL贷款未偿还。随着KEL贷款逐渐“堆积如山”,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难免有些坐立不安了,为了彻底将这些所谓的“贷款”转化为个人财产,他们在1999年8月以奖金的名义自我豁免了3850万美元的K置L贷款(科兹洛夫斯基2500万美元,斯沃茨1250万美元,其他人员100万美元),彻底将公司财产装入了自己的腰包。通过“先贷后豁”的手段,科兹洛夫斯基和斯沃茨之流将KEL贷款项目变成了肆意侵吞公司财产的工具。4、借花献佛,诱使他人共谋科兹洛夫斯基深知,要想绕过公司治理的“马奇诺防线”,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关键人员”的协助。1998年8月,贝尔尼克被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