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254919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典型例题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 CH2CH(CH3)n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取代 消去 加聚 缩聚 氧化 还原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官能团的引入与消去。醛基还原(也可称为与氢气加成)可得到醇羟基,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烯烃,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则形成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反应类型有:加成(还原)、消去、加聚等反应类型。答案:C例2、分子式为C3H6O3的物质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说明:不考虑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乙炔、苯等分子中同类原子化学环境相同,丙烷、丁烷等分

2、子中同类原子化学环境有两种。 (1)甲分子中没有甲基,且1 mol甲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若甲还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甲的结构简式为 ;若甲还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甲的结构简式为 。 (2)乙分子中所有同类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不与金属Na反应,则乙结构简式为: 。(3)丙分子中碳与氧分别有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丙与金属Na不反应,则丙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在解题时要围绕结构不同加以分析。(1)问中1 mol甲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说明有两个羟基(醇羟基或羧酸羟基),又

3、因为甲还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原结构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羧酸羟基,则结构简式为:CH2(OH)CH2COOH;若甲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甲中含有醛基,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2)乙分子中所有同类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不与金属Na反应,说明乙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都是等效的,且没有羟基的存在。具有对称性。故结构为: (3)丙分子中碳与氧分别有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化学环境相同,说明氢原子呈对称结构,而碳和氧原子则有两种排列方式,三个氧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则必有一种是C=O双键,另一类为碳氧单键。由此可得结构为:答案:(1) 例3、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

4、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新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PETG的结构简式如下:这种材料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1)(2)RCOORl+R2OHRCOOR2+R1OH(R、R1、R2表示烃基)试回答下列问题:(1)的反应类型是 。(2)写出I的结构简式: 。(3)合成时应控制的单体的物质的量:n(H):n(E): n (D) (用m、n表示)。(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解析

5、:本题属于信息题,和有机合成题。根据题给信息和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合成有机化合物PETG。所包含的反应有取代、加成、酯化、氧化和缩聚反应等。其中属于乙烯和卤素单质、属于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属于甲苯侧链上的取代反应,和属于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下的水解反应,属于酯化和缩聚反应,属于聚酯在醇作用下的醇解反应(由信息可知),而烃B则是经过氧化反应可得对苯二甲酸,属于氧化反应。而问题(5)则是有机物的特征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的考查,含相同碳原子的羧酸和酯以及羟醛类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而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则肯定含有酚羟基。由此可得。答案:【模拟试题】1、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

6、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2、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 D、羟基(OH)和氢氧根(OH)3、若液氨相当于地球上的水,它可满足木星上生物生存的需要,那么木星上生物体内与地球上生物体内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相当的化合物是( )A、CH2OH(CHOH)4CHO B、CH2NH2(CHNH2)4CHOC、CH2NH2(CHNH2)4CH=NH D、CH2OH(CHOH)4C

7、H=NH4、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2000年11月,我国药监局紧急通知,停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g propanolamine的缩写),从其名称看,其有机成份的分子结构中肯定不含下列中的( )A、OH B、COOH C、 D、5、应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进行杀菌、消毒。我国纳米专家王雪平发明的“WXP复合纳米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是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含硅衍生物,它能保持长期杀菌作用。有鉴于此,35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加快将此新技术应用到人民币制造中去。若戊二醛是直链的,请你根据所学的

8、知识推断沸点不同的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4种 B、5 种 C、6种 D、8种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7、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8、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

9、应、加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6H5CH2Cl+NaCN C6H5CH2CN+NaCl B、C6H5Li+CO2 C6H5COOLiC、CH3CH2CHOHCN CH3CH2CH(CN)OH D、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9、最近,媒体报道不法商贩销售“致癌大米”,已验证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AFTB),其分子结构式为如下图所示,人体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突变,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一般条件下跟1mol AFTB起反应的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A、6mol;1mol B、5mol;1molC、6mol;2mol D、5

10、mol;2mol10、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胱氨酸,属于a氨基酸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D、HS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11、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易溶于有机溶剂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12、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

11、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13、将 和(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40% B、35% C、30% D、无法计算14、I、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II、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

12、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 中。15、已知:R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2)图中“苯”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