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25437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专题6遗传的分子基础规范训练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小专题6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1(2017佛山一模)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

2、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答案:A2(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解析: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可使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型活细菌

3、的“转化因子”。B错误:艾弗里实验中,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后可出现S型细菌,S型细菌可使小鼠死亡,从而证明只有S型细菌体内的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比重较大,离心后存在于沉淀中。D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噬菌体进入细菌后,以自身DNA为模板,以细菌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进而实现个体增殖,因此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含有32P标记。答案:C3(2017潍坊期末统考)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 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n个子代噬菌体。下

4、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B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35S和32SD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DNA分子是双链结构,所以只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32P,A正确;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B正确;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只含32S,C错误;噬菌体侵染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所以增殖时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D正确。答案:C4(2017东城区

5、期末)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B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D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解析:由于DNA分子中含有非编码序列,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小于n/2,A错误;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不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B错误;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

6、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正确。答案:D5将一个有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问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A30B60C90 D120解析:(1)该DNA分子中含有100个碱基,其中含有鸟嘌呤2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502030个。(2)DNA复制两次后共形成四个DNA分子,但是这四个DNA中保留了亲代DNA的两条链,所以相当于新形成了3个DNA分子,只有这三个DNA分子中才有放射性标记的原料,亲代DNA的两条链中不含有放射性原料,因此

7、,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30390个。答案:C6(2017深圳一模)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解析:由于基因中的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都不编码氨基酸,因此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有所损失,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因此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B错误;转录过程中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C正确;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8、,D错误。答案:C7(2017福建质检)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DNA,其双链均可作为的转录模板B上有n个碱基,则新形成的肽链含有n1个肽键C是核糖体,翻译过程将由3向5方向移动D是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解析:转录时DNA仅一条链作模板,A错误;mRNA上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形成的肽链含有氨基酸最多为,肽键最多1个,B错误;是核糖体,从图看出翻译过程由5向3方向移动,C错误;表示tRNA,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D正确。答案:D8(2017石家庄二模)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

9、,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解析: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A正确;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错误;rRNA能催化肽键的连接,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答案:C9(2

10、017武汉调研)apoB基因在肠上皮细胞中表达时,由于mRNA中某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发生了替换,使密码子CAA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A,最终合成蛋白质缺少了羧基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mRNA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完成翻译过程C该mRNA翻译时先合成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D脱氨基作用未改变该mRNA中嘧啶碱基比例解析:该蛋白质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mRNA中某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发生了替换,A错误;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形成,B错误;根据题干分析可知,该mRNA翻译时只合成氨基端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由于mRNA中某碱基C通过脱氨基作用发生了替

11、换,使密码子CAA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A,因此脱氨基作用未改变该mRNA中嘧啶碱基比例,D正确。答案:D10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解析:对于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细胞生物及部分DNA病毒来说,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对于RNA病毒来说,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A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即某些不同的密码子可决定相同的氨基酸)等原因,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也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

12、正确。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C正确。具有转录功能的链叫模板链或反义链,另一条无转录功能的链叫编码链或有义链。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D错误。答案:D11正在分裂的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向一般不会是()A从DNA流向DNA B从RNA流向蛋白质C从DNA流向RNA D从RNA流向DNA解析:从DNA流向DNA属于复制过程,细菌细胞中能进行复制过程,合成DNA,A不符合题意;从RNA流向蛋白质属于翻译过程,细菌细胞中能进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从DNA流向RNA属于转录过程,细菌细胞中能

13、进行转录过程,合成mRNA,C不符合题意;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属于逆转录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在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向不包括该过程,D符合题意。答案:D12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某些长翅果蝇幼虫在25 下培养孵化,47天后转移到3537 的环境中处理624 h,部分果蝇发育为残翅。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若残翅果蝇的后代均为长翅,说明这些果蝇可能没有发生突变B残翅果蝇的出现,可能与发育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改变有关C该实验说明残翅果蝇发育过程中长翅基因一直没有表达D该实验说明生物体的性状并非只受到基因的影响解析:长翅果蝇幼虫在25 下培养孵化,47天后转移到3537 的环

14、境中处理624 h,部分果蝇发育为残翅,可能原因是遗传物质改变,即发生可遗传变异,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仅由环境引起,发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观察所产生的部分残翅果蝇的子代的性状,若均为长翅,则该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即温度影响了某些酶的活性;若为残翅,则该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A、B正确。该实验也说明基因控制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D正确。该实验不能说明长翅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7云南一中月考)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表数据。搅拌时间(min)12345上清液35S百分比(%)5070758080上清液32P百分比(%)2125283030被侵染细菌成活率(%)10010010010010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_。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搅拌5 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_。(3)若1个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