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25397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的统一与大运河.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这一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课.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将要把学生带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隋唐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鼎盛时期,更是中华文明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辉煌灿烂时期.这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对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非常自豪的时代.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封建王朝隋朝它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前后仅存3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短命又极其重要的朝代

2、,因为它结束了东汉以来持续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同时隋朝的富庶为以后唐朝的强盛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一单元在整个古代史的教学中也无疑是重中之重.二、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隋的统一与贯穿南北的动脉两个问题,针对这一课新课标的要求: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可以细化为以下具体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隋朝

3、,是中国的一个封建王朝。它存活于581年-618年,其皇帝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皇帝杨侑,隋皇泰帝杨侗。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杨坚出生在北周时期,出身于军事贵族家庭,是北周皇室的近亲。北周国力强盛,吞并了当时北方的国家,但是却政治腐败,杨坚就趁机瓦解朝廷忠臣,掌握朝政。公元581年2月,年幼的北周静皇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

4、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便于从富庶的江南搜刮更多的财物。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经过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举世闻名的大工程之一。大

5、运河的开凿对中国的统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无疑对隋朝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开凿大运河的过程中,隋炀帝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残暴无比,这也加深了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资料的积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了解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通过观看图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记忆方法,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概况;通过阅读材料,资料对比,讨论大运河开凿以及通航的影响,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

6、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1。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

7、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贯穿南北的动脉;动脉,啥叫动脉好比人身体里的血管,如果没有血管,人就不能活,同样隋朝大运河贯穿南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在这些河流经过的地区,经济都特别繁荣,相反比如楼兰古城因为气候,河流干涸导致其灭亡 。难点隋统一的条件,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及大运河开凿的影响。隋统一的条件:从宏观上来讲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方人民渴望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使国力迅速上升,把灭陈统一作为首要任务.南朝陈国力弱小,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综上可知,北强南弱,完成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8、,重新统一全国.统一意义: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之后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四、教学方法:对比法,小组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五、学情分析:通过上一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基本情况,弄清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相应的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等重要内容,这也就为学好这一课打下了基础.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简单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相应的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等重要内容.特别回顾了南北朝的历史线索

9、,导入隋的统一.(二)讲授新课:隋的统一本节分为四点内容即隋的建立,隋的统一,隋的疆域和隋的富庶.关于隋的建立可以列表介绍隋朝建立的经过及隋灭陈,统一全国的情况,加深学生对隋统一全国的印象,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隋朝建立时,南方还有陈的存在,国家没有实现统一.那隋朝是如何灭掉陈,实现国家统一的呢 ?由此引入隋的统一这一问题,该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隋统一的条件,隋统一的经过以及隋统一的影响,隋统一的条件书本没有涉及,是本课的难点.联系书本设计的思考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鲜明深刻的认识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关于隋统一的经过简单了解即可,书本文字都有介绍,对于隋统一的影响可直

10、接向学生说明,主要两点:结束了东汉以来持续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同时隋朝的富庶为以后唐朝的强盛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讲述隋统一的影响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联想到前面已学过的内容,也为后面有关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隋的统一不仅带来了广阔的疆域,也给隋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由此引入隋的富庶这一问题,虽然这一问题既非教学重点也非教学难点,但不可忽视.第一它突出了隋朝富庶这一典型特征,第二它是联系下一个子目的重要纽带。.后进一步提问:隋的富庶与大运河的开凿有无必然联系呢 从而过渡到下一内容的学习.贯穿南北的动脉:本目比较全面,具体生动地介绍了隋朝大运河,作为教学内容,它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应介绍

11、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在讲述前,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大运河的开凿及其概况条件: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主观动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思考问题: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

12、里,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运河,这样艰巨的工程是靠谁来完成的 这又说明了什么样的基本道理 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2、 大运河开凿及开凿的影响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古运河哺育我国古代文明,使之达到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的境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三)教学小结:讲述完毕后,展示本课的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见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隋的统一隋的建立:581 杨坚隋的统一隋的疆域和隋的富庶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大运河开凿的概况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