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25357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结合实际谈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有哪些变化? 答: 新的化学课程改革,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感触颇多,主要体现在“变化”上,现把课程进行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1、改变师生角色,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化学知识的传递者、知识生产线的操作工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年来,大多数教师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也不再唱独角戏了,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合作寻找真理。比如,我在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节时,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阅

2、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学生的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思维十分活跃,结合实际生活,畅所欲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 更注重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更注重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重视让学生多问、多想、多说,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辨,结论让他们

3、去得。培养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诱发创新意识。 3、更注重实验探究。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以往的实验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实验操作。课改后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坐到学生中间,和同学平等交流讨论,有时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尝试教师的角色,离开座位,走上讲台,这些改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了水的净化以后,让学生自制简易净水器,几天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个形式多样、取材各异的净水器,我

4、不仅感慨他们的奇妙、独特的构思,他们还能与我讨论自制净水器的优缺点和制作心得。化学实验的改革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4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传统的教学,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小,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消极的,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填鸭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呆滞的课本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在新的课程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相信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学的机会。 5、恰当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

5、辅助工具。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它可以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中,通过播放水受污染的画面及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初中化学课本中涉及到一些微观世界的知识,例如学习分子和原子部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受想象力的局限,比较难以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动画功能,将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模拟出来,并真实可信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本着为学生服务,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