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亚3.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25215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南亚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节 南亚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节 南亚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节 南亚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南亚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南亚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题:南亚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粤人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南亚,是世界区域地理重要的部分。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区的分布、两大河流的概况等内容。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粤人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南亚,教材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为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了前面地理课知识做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地理知识很抽象,所以学习本节课是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一样,为了让学生都跟得上进度,所以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PPT课件提示,提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

2、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掌握知识。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地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四、教学目标 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地形区分布及两大河流的概况。 难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六、教学方法 讲述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探究法。七、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经典歌舞摇荡啊摇荡,利用激情的印度歌舞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印度为南亚主

3、要国家引出南亚。 二新课教学1、南亚的范围、国家1课堂活动:学生用波浪线描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虚线描出印度半岛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2学生自主学习:读图从图中找出南亚濒临的海洋、包括的国家等,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多媒体展示教师关注学生活动状态、与学生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A、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低纬。 海陆位置: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东部濒临孟加拉湾,西部濒临阿拉伯海。B、国家: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临海国?哪此是岛国?要求学生在多媒体展示图上一一指出确定。3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题目后派代表展示答案,教师点评。4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

4、南亚“次大陆”的来历,理解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教师指“南亚地形图”讲解“南亚次大陆”的含义,明确“南亚次大陆”与“南亚”这两个名称含义不同。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而“南亚”则是由南亚大陆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5学生读图,讨论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师总结概括。2、南亚的地形和河流1南亚的地形: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多媒体展示)。A、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是高大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包括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分别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南部高原:是平坦的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引导学生从河流的流向判断)B、多媒体展示:沿 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学生读图讨论后,完成教材活动题。2南亚的河流:多媒体展示南亚河流图,学生读图完成下表:河流名称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印度河恒 河3教师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中,及时交流与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学习。3、课堂活动:多媒体展示南亚地图,学生分小组派代表完成活动。1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那些?2图中地形区分别是什么?3图中河流名称分别是什么?4、课上练习5、板书设计 南亚一位置与国家1、位置:纬度、海陆2、 主要国家:二地形与河流1、三大地形区:2、南亚的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