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景观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248711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景观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景观设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高等级公路的绿化、美化技术成为新时期园林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高速公路绿化技术随着道路里程的增加,经过了模仿、探索、改进、发展、总结、再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同时,在总体风格的形成方面,也能根据我国传统的园林审美情趣,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条件,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园林、艺术景观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风景专业设计人员的介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景观设计方面资金投入的不足,直接体现到道路本身的勘察设计与公路景观设计不能同步,表现在实际情况中,就是道路建设一段,绿化、美化一段,进而影响到一条

2、整体道路的景观效果。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作好公路景观的设计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规划的依据 1国家有关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法规; 3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方案; 4国内外城市绿地及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经验; 5由招标办公室或甲方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 二、规划的目的 1明确道路建设的目的,如是属于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还是旅游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其要求各不相同; 2根据不同的道路,制订不同的相适应的公路景观基本结构、要素构成、用地布局、用地规模和边界、断面形式;

3、3近期和远期的预想效果; 三、地域概况 1自然条件:了解公路所跨区域的地貌情况及地貌景观特点、走向、海拔高度、水文气象等资料; 2历史文脉:不论是城市间还是旅游点之间,两点及线之间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凡有助于挖掘人文景观的、有价值的线索都可作为设计的题材加以处理; 3景点颁:了解沿线其它景点的颁状态,有利于公路景观布置的宏观控制和统筹安排,不至于使各景点之间服务半径过小; 四、设计原则的确定 高等级公路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规划建设的国家乃至地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工程立项、报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道路的性质、功能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所处的地域范围、地形地貌、立地

4、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地域特色、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要作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为前提 强化结合利用现状地形、设计地形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这是符合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这一基本设计思想的。 2环境保护为基础 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 3美学理论为指导 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由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公路景观个可能凌驾于交通功能之上而成

5、为首先考虑的方向,必须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 4风格鲜明为特点 高等级公路一般位于城市之间(也有旅游点之间的),跨地区、跨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的道路景观。 5兼顾效益为目的 高速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但在建成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则是贯穿了工程项目从可行性分析、报批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后期养护管理等全过程,需要认真对待、全面调查、仔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景观结构 高速公路景观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 1、隔离带景观 隔离带是高速

6、公路景度一般在3-5米之间,高大乔木进行布置,高度控制在1.31.5米,后期需精心的养护管理理。 2立交景观 从功能上看,立交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节点,也是与其它道路交叉行驶时的出入口。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它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场院地最大、立地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公路景观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往往与入口的管理区连在一起统一考虑、整体布局。 3两侧带状景现 在高速公路与城区连接的部分,两侧的带状景观同时具有防扩的功能;而道路沿线的两侧绿化带的设置,与道路中央隔离带一起构成“二板三带”基本结构的形式。 4边坡地被景观 边坡地被具有很强的护坡功能,它能够使道路的边坡免

7、遭雨水的冲蚀而形成部分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路基的塌陷;而从造景意义上来看,就好象道路漂浮在绿色的植被之上,因此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不象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5休息站景现 高速公路的长度在100公里以上时要设置休息站,一般为每50公里左右设置一处,供司机和乘客停车休息,休息站还包括减速车道、加速车道、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设施、餐厅、小卖、厕所等服务设施。景观设计既要符合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较强。 六、景观设计 1景观序列构成 公路景观虽然是由公路特定的线条骨架来构成的,但与其它园林景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景观序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试比较以

8、下序列形式。 园林景观序列两段式:起景(入口)高潮(主景); 空间形式:合(小空间)开(大空间); 三段式:起景(入口)引申(过度、前奏)高潮 多段式:起景前奏过度高潮结束; 空间形式:封闭(小空间)一半封闭或半开敞(小空间或借景空中间)开敞(主景大空间)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引导(道路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下一个立交预示新的开始。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一引导(道路标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个立交预示着新的开始。 空间形式:开敞半开敞(入口)开敞为加少量封闭(沉降路段)。一一结束(下一个入口) 了解以上序列结构有助于我们在道路全

9、线景观设计,处理点与一般的关系。以下将进行分述; 2、功能性贯穿全线的隔离带设计 隔离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眩,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最限度地将眩光引起的事故减少到最低,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虽然从造景的角度出发,不具备有太多变化的特点,但从简单重复的韵律节奏以及线形上同样具有定的观赏美的效果。植物的选择常常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色彩以深绿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主进行搭配在一定限度内充分表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3两侧绿化带设计 分为与城区接壤部分和主线部分 (1)与城区接壤的绿带设计 前文讲过,这一绿带景观具有与防护功能结合的双重性,以设计时其结构应参照一定的技术参

10、数。根据有关部门和国外有资料显示如下: 1林带宽度:市内以615米,市区以1530米为宜; 2林带高度:10米以上; 3林带与声源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受声区; 4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音效果最好; 5根据日本近年调查,40米宽结构良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 1015分贝; 6在美国这一宽度为45100米,种植草花、宿根花卉、灌木、乔木,其林型由低到高,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不影响车视线?上述数据表明,这一区域的绿地景观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越宽越好,但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减少建设费用的角度来看,合理地规林带宽度和高度,尤其是宽度的划定

11、是影响该带状景双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生态与景观的双重作用,可以确定绿化的林带结构为封闭式结合部分半通透式:至于半透式出现的部位,应以城市景观相结合,遵循:“佳期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充分体现城市景观与道路景观在这一生态区域的有两间融合: (2)主线部分设计 沿道路主线两侧的绿化设计,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由于这一部分具有跨地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的特点,设计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根据道路所跨区域的土壤、水文、气象、地形、护坡结构、涵洞、桥梁等到条件及颁特点,划分典型设计断面,并标出起讫点的位置。 2确定道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

12、性隔离吕种。 3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如收费站等道路两侧5001000米的范围属于重点处理部位。 4、立交部分设计 高速公路立交区的景观设计,是道路景观构成的重要区域,也是道路的樗性景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道路景观总体。 (1)立交的平面构成 立交的平面构成是由其交通功能所决定的,规模的大小爱交通量的制约。道路本身的线形是由直线和流线两面三刀种组成,直线是交叉干道的主线形,一般位于立交的底部,流线是两条或多条 分流路线的连接道路,具有与其它干道相适应的立体特点。 (2)绿化景观设计 我国的立交绿化景观设计院有一个明显的发民过程,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从完全图案式的布置到拟自然与

13、图案的结合,再走向以自然为主、部分地结合功能方面军的要求少量地运用规则式的布局,无不反映出这一变化与民族的审美情趣一致性的特点。立体交叉道路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城市或城郊人工景观,采用哪种形式的布局,是由其规模大小和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如何运用绿化的手段使这一景观发挥最大的效应,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 1规则式设计 运用规则的布局形式进行设计,首先反映在其观赏平面和立面上是以“图案”设计为主的,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组成具有一定设计意义的图案,按照环境的比例关系布置其间,形成构图的中心。虽然图案所表现的意义比较明确,内涵也许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的具象外形等,但是,由于使用的材料

14、都是选用低矮的植物,在立面和季相上缺乏丰宙的变化答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又由于大部分的立文规模不是太大,往往形成对称的绿化区域,图案布置也出现对称,在总体构图土显得呆板而不久有活力,而且对后期的养扩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与中国园林的基本格调和民族的总体审美观念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一形式目前有原则性淘汰的趋势。 2自然式设计 自然式的设计形式,一般适应于大型立交地段。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交通功能的要求,不能因为设计的需要忽视道路功能的要求而本末倒置。其次才考虑设计本身的特点。具体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构图骨架的形成:由于立交绿化区与纯粹的园林绿化景观在功能上的要求不同,所以也不可能象后者一样,具有植物搭配构图骨架的同样密度,换句话说,就是不具备园林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林冠线及林缘线布局。因此,骨干树种的选择和在数量上确定要适应这一特点的要求,但也要形成高度之间的不同搭配。一般选用常绿乔木如雪松、白皮松等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树种来完成这一任务,位置选择一定要注意主干道路的走向和次干道的关系。 B搭配植物的运用:搭配树种可选用一些季相变化丰富的色叶树,并考虑与骨干树种所形成的前景与背景的构图关系,比例尺度,自然栽方式等到内容。 C基色调的选择:花灌木的色彩配置构成了立交的基色情调。首先要了解立交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如与城区连接的立交,色调可以布置的五彩缤纷一些,过离城市的立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