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健康管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24102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健康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健康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健康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健康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健康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健康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健康管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健康管理(2011-04-04 10:45:50) 转载标签: 健康杂谈随着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必须受到重视。健康管理重点不是治疗疾病,而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凝聚力。所以,企业要树立健康投资理念,确定合理的员工健康管理模式,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计划,强化健康管理流程,加强企业健康 管理。 21世纪的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技能资本、健康资本和流动与迁移资本。显然,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础,加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一

2、、健康与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健康=15的遗传7的环境8的医疗保健60的生活方式。可见,决定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一直被忽略生活方式。而且,据卫生部门统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疾病呈快速上升势态。既然健康主要不是遗传决定的,那么后天的健康管理就非常重要。 所谓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

3、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从定义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有别于传统的医疗保险计划。传统的医疗保险计划只考虑在员工发生意外或疾病时为员工全部或部分承担医疗费用,员工健康管理则强调的是整体健康管理的理念。整体员工健康管理考虑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员工保持他的健康状态,规避健康风险;帮助已经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的员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或消除他们的健康风险,延缓或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帮助患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员工通过合适的医疗和护理,减轻疾病症状,降低他们的缺勤率和医疗费用开支。 健康管理

4、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10年,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诊所承诺向当地的伐木场老板及工人提供医疗服务,条件是每人每月收取50美分的费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美国现代健康管理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生通过健康评价,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力求降低医疗费用,控制保险公司风险。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健康管理服务推向市场,并且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Management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

5、。目前,美国已有1.2亿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HMO组织。二、我国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必要性(一)我国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堪忧 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平均还比较年轻,但随着员工队伍的逐渐老龄化和医疗服务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在不远的将来会面临如何应对医疗成本上升、减少员工缺勤率、提高员工生产力的挑战。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已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人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急需要健康管理。另据全球最大的员工福利咨询公司美世2008 年中国员工健康和福利现状调研报告显示,88%

6、 的企业对员工现在和未来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5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推出新的员工健康管理计划。(二)员工健康管理可以降低直接医疗费用 美国的企业健康管理经验表明,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存在一个“90/10”定律。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原因很简单,实施了健康管理的企业,其员工的患病率、住院率明显降低,绝大部分的疾病风险都以各种方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万一患病,也会因为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而很快得到痊愈。因此,企业在员工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总额明显下降。(三)员工健康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

7、产力 通过健康管理的实施,提高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精力更充沛,而这能直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美国健康管理与生产力研究院(IHPM)院长及首席执行官肖恩風利文博士表示,让员工处于最佳健康状态,能够减少企业因为生产力降低而产生的巨大损失,这一损失通常比传统医疗费用高23倍。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欧盟国家员工缺席请假的原因,有50%60%归咎于员工的健康问题。无独有偶,美国调查数据显示,仅“出勤低效”就给美国企业每年带来2000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宝洁公司大中华日韩职业健康副总监李志山医生说,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计划,不但可减少短期病假6-32%,高生产力2-52%。(四)员工健康管理可以

8、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有凝聚力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和执行力。这种力量使组织成员心甘情愿留在组织中,为组织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且无怨无悔。更重要的是,还会吸引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补充到组织中。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的时代,员工健康管理方案的实施可以很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加员工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践证明,健康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员工离职率普遍较低。三、加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措施(一)树立健康管理是一种投资的理念认为健康管理是一种消费支出的观点是错误的。理论上来讲,只有在疾病产生后,为恢复健康而产生的费用才算做支出。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员工的健康是企业的

9、财富。在疾病发生之前,加强健康管理,维护健康,在亚健康状态下采取食疗、改变行为方式,预防重大疾病的产生不是一种支出,而是一种投资,而且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特点是能够带来回报。通过员工健康管理,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改善了企业形象,从而实现对企业的巨大回报。(二)确定合理的员工健康管理模式总体上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健康管理外包和企业内部进行健康管理。1员工健康管理外包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讲,自己成立专门部门、聘用专职健康管理人员显然是不划算的,最好的选择是把健康管理业务外包给社会上专业的健康管理组织。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非常迅速,2000年之后,我国健康管理服

10、务机构数量以每年超过20倍的速度增长,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数量已达到5000多家,其中三九数字健康、爱康、国康在行业均有较高知名度。2企业内部进行员工健康管理对于员工数量多的大型企业而言,自己成立健康管理部门(如设立医务室、内部医院)、独立设立管理人员(健康管理负责人、医生、心理咨询师)不但必要,而且经济上可行。据报道,2005年国内知名的搜索引擎企业風風百度公司就以“十万年薪+期权”的优厚条件为员工招聘健康辅导师,为员工诊断常见病和处理应急事件,并对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甚 至患有“硅谷综合症”的员工进行预防和治疗。国内著名企业华为在2008华为社会责任报告中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员

11、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华为2008年首次设立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华为此举开创了国内大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先河。除了上述两种模式,对于一些小企业,还可以通过聘请兼职人员或选择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兼职等方式实现。(三)制定有效的健康管理计划1员工健康计划员工健康计划是企业通过专门的部门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并对每位员工的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跟踪、同时在企业内部改进工作流程、环境等,及时预防、解决员工的健康问题。根据健康档案对员工进行个别的饮食、生活习惯指导,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咨询等帮助员工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企业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对企业的工作环境、饮食等进行改进,以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2心理健康计

12、划员工长期处在“高压”之下,对员工自身和企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但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但却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员工个人面对工作压力时,常常束手无策,甚至采取一些消极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最终的结果便是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身心健康。企业应采取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培训、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等多种方法来实施员工心理健康计划。3职业安全健康计划推行职业安全健康计划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类职业病。ISO9000、SA8000 等体系中均要求企业行为公民化、道德化,其中重要内容就是要求企业关爱员工、善待员工。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可以给予

13、员工一定的健康保障。(四)强化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流程健康管理的是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所以流程应包括监测、评价、分析、预测、计划、实施六个部分。监测:监测是实施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体检与健康危险因素相关信息的收集过程。评价:汇兑所收集的主要健康信息,对体检结果、膳食结构、体力活动及锻炼情况等信息与正常值或正确的方式逐一对比的过程。分析:是对可变的和不可变的健康危险因素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出个人代谢紊乱所处的阶段。预测:是根据个人提供的有关信息和临床生化检查结果,预测可能发生各种疾病的危险性有多大,个体的危险系数是多少。计划:即健康指导计划,是根据被管理者目前健康状况量身定制,提供给被管理者预期控制目标和健康指导原则,指导被管理者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来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实施:是健康管理的关键部分,是健康指导计划具体落实的过程。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更新,二是方法对路,三是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