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24031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机数字化与dicom.doc(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 论11.1数字X线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11.2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的发展概况11.3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工作21.4课题的意义31.5论文结构4第二章X线医学成像设备数字化系统的总体设计52.1概述52.2传统X线医学成像设备的数字化62.2.1 传统X线医学成像设备数字化的基本原则8,1062.2.2 传统X线医学成像设备数字化系统的研制目标72.2.3 数字化装置的基本架构的选择72.3数字化系统的开发环境8第三章X线医学成像设备数字化系统的实现103.1医学图像采集与控制模块103.1.1 基于PLC的数字化系统控制模块工作流程103.1.2 基于PLC

2、的控制系统实现123.1.3 PLC的工作电路设计213.2医学图像分析与处理模块213.2.1 医学图像处理的意义及特点213.2.2 噪声抑制213.2.3 医学图像的基本处理243.3数据管理与检索模块263.3.1 数字化系统的数据库体系结构263.3.2 数据库管理的实现273.4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模块28第四章 DICOM标准及其原理分析294.1DICOM标准内容概要294.2DICOM的几个重要概念314.2.1 DICOM信息模型314.2.2 信息对象定义(IOD)314.2.3 服务对象对类(SOP Class)334.2.4 DICOM最基本结构单元数据元素344.3图

3、像文件的存储354.4DICOM消息交换及通信364.4.1 DICOM网络通信模型364.4.2 DICOM通信使用的数据结构374.4.3 DICOM通信过程39第五章X线医学图像的DICOM实现415.1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模块415.1.1 存档与通信模块的工作流程415.1.2 存档与通信模块的实现思想415.2DICOM文件接口实现415.2.1 定义符合DICOM标准的X线图像类415.2.2 对象封装与实现435.2.3 DICOM格式文件的生成455.3DICOM通信机制的设计与实现465.3.1 通信机制的实现思想465.3.2 使用流套接字的上层协议的设计实现475.3.3

4、 DIMSE消息交换的设计实现525.4DICOM遵从性验证54第六章结束语56附录57参考文献6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66致谢67摘 要传统 X 线医学成像设备在我国的各级医院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字成像的优越性、PACS (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的蓬勃发展,使得 X 线设备的数字化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本文从设备改造、升级及信息化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实现了 X 线医学成像设备的数字化以及 DICOM (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5、Medicine )通信的实现。经试运行,该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论文理论与实践研究并重,以实践研究为主。首先介绍了数字 X 线医学成像设备以及医学成像与通信的历史、发展状况,通过调研和对国内外现状的对比,发现该系统在国内进行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调研数字 X 线成像方案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传统 X 线设备数字化设计了模块化的开发方案。结合具体设备,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实现了 X 线设备的曝光等操作控制,通过上位机与 PLC 的串行数据传输,实现信息交互,控制图像采集;在系统的调试过程中,论文发现系统采集的图像含有严重的噪声,针对系统采集的数字图像,分析了噪声的性

6、质,提出了初步的图像恢复方案;基于数字化的目的,论文分析了 DICOM 的体系结构,从两个方面对 DICOM 的应用做了具体实现:一是 DICOM 的简易网关功能(文件格式转换),二是在分析 DICOM 网络通信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部分服务类的通信程序。作为一个实用系统,论文还实现了患者信息、采集图像的数据库管理,医学数字影像的处理等。数字 X 线摄影系统在我国尚未普及,目前常规 X 线检查仍是医生重要的诊疗手段。 X 线医学成像设备的数字化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有着广阔的前景,有望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 X 线医学成像设备 PLC 数字影像工作站 DICOM第一章绪

7、 论1.1数字X线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1传统X射线摄影以胶片或感光屏为媒体,以二维成像方式,利用X射线的穿透作用、荧光效应和化学作用,使得穿过人体后发生不同衰减的X射线在胶片或感光屏上呈现不同密度的影像。传统X射线摄影应用广泛,占基层医院工作量的70%左右。但由于胶片溴化银分子决定胶片影像的分辨率,所以其分辨率只能达到分子颗粒级。传统摄影在观察透视影像时需连续曝光,增加了受检查的辐射量,降低了X射线使用效率。数字X线成像设备是指把X线透射影像数字化并进行处理后,再显示图像的一种X线设备,医学数字图像在存储、图像的质量、信息的层次以及成像效率方面较之传统胶片有着明显的优势。自从1972年X线CT(

8、Computer Tomography)问世后,医学影像领域出现了数字化浪潮,1979年出现了飞点扫描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1980年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的产品展览会上,数字荧光X线的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fluoroscopy, DF)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此,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qqq1统(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ic, DSA)为代表的医学影像得到了高速发展,1982年日本富士研制出了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 CR),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国厂家竞相开发CR;20世纪90年代又大力研制直接数字X

9、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DR)的探测器,推出了一些今天风头正劲的实用的DDR设备。然而,受到高分辨率、实时动态、辐射剂量,更受到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限制,迄今,在国内医院应用最广的传统X线摄影尚未完全进入数字化成像家族。1.2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的发展概况2, 3随着CT进入医学成像、诊断,计算机及其相关影像设备越来越广泛的用于临床的医学诊断,但是这些设备多来自不同的厂商,产生的医学影像格式并不统一,这给相互交流带来一定的屏障。美国放射协会(American Collage of Radiology, ACR)和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协会(National El

10、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NEMA)认识到,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使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产生的影像遵循标准的格式,使影像的传输,医学技术的交流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标准化和制度化。ACR和NEMA在1983年组成了一个专家组制定这样的标准,旨在:在放射医学中,“影像”是表述“图像”的常用术语,但本文中,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一般使用“图像”来表达这个概念。促进医学影像在设备间互相透明传输,有利于医院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如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接口功

11、能的开发和扩展;允许建立一套诊断信息数据库,使分布在各地的设备可以访问和查询。在此宗旨指导下,ACR和NEMA于1985年发布了一个标准,取名为ACRNEMA标准第一版,1986年和1988年发布了该标准的修订一版和修订二版NEMA1.0 No.1和NEMA 1.0 No.2,随后在1988年又同时发布了NEMA2.0,这个标准在第一版及其修订版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包括为显示设备提供命令支持,提出了新的分层方案来划分医学图像,增加了更多了数据元)。1993年工作组发布了该标准的第三版,定名为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

12、icine)标准协议。1998年、1999年、2000、2001、2003年先后对3.0版本进行了增补、完善,这就是今天所说的DICOM标准。标准是针对医学影像的成像和传输通信而制定的,得到了众多医学影像设备厂商的支持,成为了医学图像格式、编码、存储和网络传输协议的事实上的标准。在医院信息化,构架数字化医院进程中,DICOM标准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使PACS能够延伸到医学领域,推动了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的产业化进程的同时,更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营理效率,方便了病人看病就医。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地区以DICOM为核心的网络医学发展日臻完善,建立了规范的、不同类型的、各种规模的医用网络系统。从8

13、0年代的美国海军的医疗系统(DIN-PACS)起始,今天美国的各大型医院都建立了PACS,放射科的小型PACS系统更是普及。在国内,实际意义上的临床应用尚未成为主流3,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影像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在影像的后续管理中,自主研发网络传输系统是推动民族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医学图像传输与处理的标准化建设是我国网络医学发展的必然。北京天健,上海岱嘉,珠海友通,西安华海,山东浪潮是国内主要的PACS集成商,他们为上海的瑞金医院,北京的宣武医院、解放军301,福州总医等建立了经济、实用、高效的全院PACS系统。1.3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工作今天的X线数字化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并且已经有众多的

14、产品在医院内使用,但由于关键技术、专利被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司所拥有,使得数字X线设备价格昂贵(超过10万美元);另一方面,我国医院存在着数量庞大的传统X线设备,在医院构建PACS的进程中,他们成为信息孤岛。目前,CCD在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改善信噪比、减少伪像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图像卡的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系统采样矩阵可达到40964096像素,灰度分辨率可达到12比特,采样速度达到64帧/秒,这些技术指标完全满足当前对X线成像设备在图像的质量、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传统X线设备的数字化有了新的高效、低成本的方案。本文结合实际,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为解决传统X线设备的数字化,提出了一种经

15、济、高效的方案,数字化后的传统X线设备在降低X线摄影辐射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数字图像,通过施加各种后处理,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这一部分主要设计实现了X线设备的PLC通信控制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2、全面地分析了DICOM标准。DICOM标准庞大复杂,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在研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软件的数据结构封装,实现遵循DICOM标准的特定X线对象的定义,完成DICOM格式图像的生成。3、设计遵从DICOM标准的封装模块,完成将X线设备图像数据及相关信息封装成DICOM消息的功能。构建DICOM通信中的客户端,使之能够在其它遵循DICOM的系统中进行信息交互。4、对所建立的系统验证其遵从性。1.4课题的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在检查时从荧光屏上观察、摄影,图像存储在计算机中,减少了冲洗胶片的过程,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对于急诊、重症病人,尤为适用。2、获得更多的信息:由于人体肉眼对空间分辨率的感知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