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23982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1套】(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完了50 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2、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与“孤帆”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3、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

2、的速度为340 m/s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 间间隔小于0.1s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4、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5、小阳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入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如图甲所示,他通过正确的作图方法标出了平面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小阳作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3、)A平面镜、反射光线、法线B反射光线、法线、平面镜C法线、反射光线、平面镜D反射光线、平面镜、法线6、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7、在湖边看到了平静湖水中的“鱼”和“在水中飞翔的鸟”,看的是(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鸟”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鸟”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

4、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9、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镜子从中裂成两半,并前后移动一段距离,则熊猫看到的像( )A不能成像B成两个半像,合起后为完整的像C成一个像D成两个完整的像10、下面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

5、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11、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F甲可能等于F乙BF甲一定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12、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则( )A, B,C, D,13、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

6、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14、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15、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

7、5分)1、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m.2、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大气压: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4、检查

8、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5、填写合适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_,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_。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表示物点或像点,完成成像光路图2、如图,S是发光点,MN是平面镜,请作出由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小学6年级学生赵方很喜欢玩玻璃弹珠,有一天同班同学问他那么爱玩玻璃弹珠,那是否清楚玻璃弹珠的大小,这让赵方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于是不服输的赵方下决心要亲手测量一下

9、(1)经过思考,他采用了如图四种方法去测出玻璃弹珠的直径,你认为方法_ 是正确的 请你选择其他三种错误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分析其错误原因_(2)采用了正确方法后,赵方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81厘米、1.80厘米、1.79厘米、1.80厘米,你认为他应该记录的结果是_.赵方进行四次测量的意义是_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1)小丽在实验中用透明的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2)小丽将蜡烛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

10、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3)若小丽将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B的连线一定与平面镜_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得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A2、A3、A4、A5、B6、A7、B8、D9、D10、D11、C12、A13、D14、D15、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0.6 0.22、A 变大3、等于 大于 小于4、4.25、cm cm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丁 见详解 1.80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乙 16 垂直 不能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