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23925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3高三地理 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5》鲁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鲁教版地理2013高三综合训练:26区域地理第I卷(选择题)1.读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判断13题。1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A地面反射作用强 B地势高C夏季风影响不到 D太阳辐射少2东部地区28等温线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海陆位置影响明显 D南北温差较大3北方暴雨区比南方暴雨区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暴雨强度更大 B北方地表起伏较大C北方植被条件较差 D北方降水更集中下表为某一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读表完成46题。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4002. 149416

2、. 00乙1684. 36732. 48丙29504. 2312478. 50丁10361. 801864. 804.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B. 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D. 中国、印度、日本、泰国5. 乙为表中单产最高的国家,该国单产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生物科技水平高 B. 广泛采用了大型农业机械C. 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D. 水稻种植经验丰富,历史悠久6. 表中甲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 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是世界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C. 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D. 国土面积大,平原所占比重大读图

3、,回答78题。7.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 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B. 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C. 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 欧洲、非洲与印度洋8.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A. B. C. D.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911题。城市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9城市、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10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11造

4、成城市和城市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图212甲处所在大洋为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13该剖面走向为A东北西南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西走向【题文】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416题。城市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14城市、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15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

5、最主要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读下图据此回答1618题。16.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 A.亚热带作物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B.玉米带 小麦带 棉花带 乳畜带C.棉花带 乳畜带 玉米带 小麦带D.棉花带 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17. 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B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C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D该地区人口稀少,草原面积广大,只适合发展乳畜业18.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如果

6、在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区,该区最恰当的名称是( ) A水稻种植区 B热带经济作物区 C果蔬种植区 D小麦区.读右图,回答1922题。19 图中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20 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22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7、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24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右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25题。2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

8、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源 D土壤第II卷(非选择题)26.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1) 分析注入A湖泊的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 据图中信息,分析A湖泊与周围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7分)补给关系的时间变化特点:自然原因:(3) 说出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近十年内,B绿洲的胡杨林面积急剧减少,请据此推测该湖泊近十年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类 型:变化特点:原 因:(4) B绿洲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有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据图说出该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季

9、节:理由: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该地种植这种作物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6分)(2)河南北跨度约15,该河流在春季的汛期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4分)(3)湖名称为 。近50年湖面积缩小了近九成,简析该湖变小会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6分)28.读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2分)(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2分)(3)乙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2分)(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

10、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5)用字母A在图中标出甲岛最大城镇,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CCCA 6-10: DADBA11-15:DDCDC16-20:CDCAC21-25:ACADC二.综合题26.(1)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大、年际变化小;汛期出现在夏季; 冬季有结冰期。(4分)(2)3-10月,湖泊水补给地下水,11月到次年2月,地下水补给湖泊水;(4分)原因:3-10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11月到次年2月,反之。)(3分)(3)陆地内循环(或内陆循环);(1分)湖泊水量减少、水位降低;面积减少;

11、盐度增大。(任两条2分)原因:冰雪融水量减少、降水减少,使湖泊补给量减少;蒸发旺盛且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入湖的河流两岸人类用水量大增。(任两条2分) (4)夏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地下潜水水位较高,盐碱物质随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碱在地表积累。(3分)27.(1)棉花(2分) 优势自然条件:晴天多,云层少,光照充足;(2分) 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分)(2)该河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水,出现汛期;(2分)河流南部纬度较低,气温回升较快,冬季积雪融化最早,汛期最早,而北部纬度较高,气温回升较慢,冬季积雪最后融化,所以该河汛期出现时间由南向北推迟(2分)(3)咸海(2分) 气候逐渐恶化,湖泊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湖泊盐度逐渐升高,面积逐渐缩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大面积盐碱湖床的裸露,加剧周边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可能出现盐风暴(或白色沙尘暴)天气。(任2点,4分)28.(1)西 印度(2分) (2)乙 东南(2分)(3)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2分)(4)乙 地形(2分) (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的城镇。(1分)理由: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公路的交点(交通枢纽);附近有机场;地处海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