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23903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素馨教育成功教育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美术走近生活 “邓老师,小张又没带美术学习用具了”上课铃一响,我走进课室,迎来的就是这就是班长的汇报,又是有同学没带齐学习用具。要知道上美术课没带工具的话这节课就很难熬,不单学生没学好知识,还会影响到上课的气氛和老师的管理。这段时间刚学,我必须要把学生们的习惯养成好,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是一个四年级的班,这个班的孩子都有一定美术基础,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很敏锐,很会模仿,观察能力强,很有自己主见,这个也是这个年龄的特征吧。一般上课前一天我都会用校讯通通知学生记得带齐用具,家长也会督促一下,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带齐,偶尔有个别没带的,下次他都会有带。可今天,这位小张同学已经连续三节课都没带了,她引起

2、了我的注意,我特别的生气,问她为什不带,她也不说话,幸好的是她还是女生,上课也不随便说话,可总不带学习用具也不是办法。于是我了打电话给她的家长,说明上美术课的要求。意想不到的是,家长说每次收到我发的信息都有提醒孩子要带学习用具,却不知道她每次都没带,他也觉得好奇怪。家长看样子还是很配合的,令我觉得有点疑惑,于是,我说:“家长,能这样吗?请在上课的当天您帮孩子收拾一下书包,可以吗?”家长答应了,满口说:“可以”。就这样,到了这节课,她仍然没带。这次,我没再批评她,我说:“我这有画纸和笔,你先拿着用”。她接过画纸,什么也没说。课后,我致电她的家长,答案是另我十分惊讶的,家长回答是,已经特意把美术用

3、具放进了她的书包里。我听了,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家长那诚恳的态度不象欺骗我,而那女同学虽然不带用具好几次了,以她给我的感觉还是挺听话那种,怎么就搞这种工具“蒸发事件”呢?我把那天的作业一张张批改,登记分数,发现少了她一张,我明明给了她画纸和笔啊,查出的理由是;她不喜欢画画。我觉得好忧郁,这么奇怪,小学生画个画有多难?经了解,那学生画画基础比较差,造型能力比较弱,以前画出来的画总被同学取笑,导致她没信心画画,甚至讨厌上美术课。机会终于来了,大队部要举行一个环保时装表演,要求每个班参加,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自己班内举行。我决定去帮一帮那小张同学。因为是表演,她喜欢参加,但她真不会设计、搭配衣服。于是我先

4、从色彩的搭配跟她讲起,把平时穿衣的冷暖色如何互相衬托才显得和谐或明亮说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毕竟还是个小女生,她很感兴趣的听着,并摆弄着色块,进行色彩练习搭配。终于那次的活动,通过与同学合作,还有自己的努力,他们组得了一等奖。再去上这个班的美术课后,小张每次都带齐学习用具,每次都用心、认真的画画。她告诉我:“自从那次活动使她认识到美术原来可以那样的精彩,可以融入生活中去,如果没有美术,生活将没有那么好看的时装”。我听了,很是感动,原来孩子是会领悟得到的,把美术融入生活中去是多么的重要,简直可以改变一个人。后来,小张还以美术特长生考取了真光中学,她真的要很感谢那场“时装表演”,给她带来不一样的人

5、生!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做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有兴趣才能促使积极的想象,进而升华为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再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创造探索的欲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想创造,放飞想象的翅膀。教学理念提倡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人文化学习方式,学生在欣赏中思考、研究、交流,真正成为学习伙伴;在绘画中想象、发现、创造,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在表演中积极踊跃,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融入教师的参与,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同时,我深刻体验到“教学相长”的道理所在,学生的突发想像也给了我许多灵感和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把生活元素融入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一科目。工作单位:汇龙小学姓名:邓素馨职称:美术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教师通讯地址:南岸富力路32号之二联系电话:819604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