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239005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上海市珠峰中学 沈正玉一、 单元分析深深浅浅话友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二框的教学内容。良好的交往能力与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步入青春期,中学生对同伴友谊的渴望更加强烈,与同伴交往的意义愈加突出,本单元友谊的天空围绕友谊这一话题展开。从单元建构上看,本框内容延续上一框和朋友在一起中对友谊的察觉,在观察朋友圈的质量、数量,以及朋友的影响力的基础上,对友谊进一步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亲密性、平等双向性以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等重要特质,澄清对友谊的三个困惑:友谊是否一成不变;竞争是否必然伤害友谊;友谊是否要讲原则。

2、通过对友谊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后面一课交友的智慧,将交友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即如何建立友谊与呵护友谊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 学情分析青少年时期,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地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同龄人的眼睛里寻找自己,与同龄人密切交往、建立真挚的友情成为迫切的内心需要。友谊是中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但对于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学生对伙伴和友谊关系的感知亦是模糊的,更多的是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在现实交往中,学生对友谊的困惑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交友行为:什么样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怎样对待友谊的变化?如何处理竞争与友谊的关系?当友谊与原则发生碰撞,

3、该如何做选择?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友谊的特质,澄清对友谊的理解与误区,形成正确的友谊观,这是缔结真挚友谊的前提和基础。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认同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能接受友谊的改变;能体悟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能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2.能力目标: 能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与朋友相处时,能坚持原则;在讨论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这些友谊的重要特质;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友谊是否一成不变、竞争是否必然伤害友谊、友谊是否要

4、坚持原则等误区。四、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 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2.教学难点: 友谊的澄清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或对应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诵读】古诗赠汪伦古诗导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直接引入主题。环节一、初话友谊【视频】管鲍之交的故事【提问】管仲与鲍叔牙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友谊是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探究】管仲与鲍叔牙成为好朋友的原因【诵读】诗经 木瓜经典启发,由关于友谊的传统文化故事展开讨论,探究友谊的特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环节二、再议友谊【展示】微信群聊:为什么和他做朋友

5、?【提问】如何看待君子之交淡如水、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两种观点?【提示】友谊是心灵的相遇【讨论1】怎样看待群聊中的观点【讨论2】对两种观点的看法并说明原因从生活中的观点引发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观点,在讨论中懂得友谊是超越功利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环节三、深探友谊【出示】解忧杂货店两封来信【提问】1.友谊是否会变化?2.竞争是否会伤害友谊?3.友谊是否要讲原则?【澄清】友谊的误区【小组合作】1.友谊是否会变化以及如何看待这种变化2.竞争与友谊的关系3.友谊要坚持哪些原则【举例】哪些事情我不可以为朋友做?通过两封信的展示,将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探究并解决,达成情感的共鸣,并解决学生的

6、实际问题。六、 作业设计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请你作为“解忧杂货店”的主人,给两位同学写一封回信,帮助他们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收获美好的友谊。七、 板书设计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深深浅浅话友谊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特质澄清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八、 教学实践效果说明首先,本框教学设计从基本问题出发,即“什么样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友谊有哪些特质”、“我们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认识”,围绕基本问题,设计了“初话友谊”、“再议友谊”、“深探友谊”三个教学环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辨及具体情境案例的探究,一一解决基本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其

7、次,本框教学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教学的宝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关于友谊的经典故事、古诗、名言警句等。在本框教学中,我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赠汪伦、诗经 木瓜;经典故事“管鲍之交”;名言警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人际交往掺入利、势、权等杂质,往往是最经不起考验的朋友关系。”等资源以视频、诵读、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课堂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中得以融入并传承。最后,本框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以及价值的导行。在“再议友谊”的环节中,引导学生对“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多个朋友多条路”两个观点进行辨析,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嫁接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友谊观,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导学生认同真正的友谊是超越功利的心灵相遇,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在情感上激发了学生的认同感。在“解忧杂货店”这一教学环节中,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案例,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抓住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对策,澄清对友谊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友谊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