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23811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3)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教学过程:一、题解。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二、自渎,扫清生字。1 、读准字音。2 、解释词语。三、齐读,指名谈词句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学生评议。四、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构思、写法,讨论下列问题。1 开头两句写景,描会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明确: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小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显得格外清

2、新优美,富于田园特色,2 后六句写人,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 为什么这样构思?明确:通过翁媪打趣闲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简单情节,安排,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小结: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写人物的活动富于变化,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写出家两老三少的活动,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五、学生朗读、背诵。六、课堂作业:1 、根据词的意境,画一幅田园景象图。2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 字的短文。附

3、:学生改写的作文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四周青山环抱。村子里绿树成荫,绿草如茵,五彩缤纷的花儿遍地开放。一条小溪穿村而过,犹如碧绿的玉带。一座低矮的茅屋前,一棵大树巨人般挺立着。屋后,一片竹林枝繁叶茂。门前的小溪,岸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草,溪水清澈透明,溪面波光粼粼。溪中,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朵朵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婷婷玉立。有的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莲蓬,像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舞裙跳起了快乐的踢踏舞;有的含苞待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偶尔还有只小蜻蜓落到上面休息。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着。不知是谁家的一对老妇妻,刚喝完酒,带着醉意坐在茅屋前亲热地闲聊。放眼望去,勤劳的大儿子正在溪东豆田里锄杂草。尽管他戴着草帽,炎炎烈日还是烤得他大汗淋漓,汗水洒在豆田里,滋润着豆苗。但他看到眼前想到秋天的好收成,锄得更起劲了。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坐在门前认真地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地翻动,竹条在他手中飞舞着。惟有最受宠爱的小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独自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呢。好一幅美丽的村居图啊!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