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23770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第三章(下)导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学习目标】: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学习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学习难点】: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解方程:(1)3x-2x=7; (2)x+x=3; 二、自主探究 1.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 (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_本;共分出3x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这批书共

2、有_本; 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2)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_本;需要分出4x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_本;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 _; 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分析: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边不含x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x,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

3、,即 3x+20 -4x-20 =4x-25 -4x-20 即 3x-4x=-25-20 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x变为-4x后移到左边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3x+20=4x-25移项3x-4x=-25-20合并同类项-x=-45系数化为1x=45 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

4、 2. 例2 解方程 3x+7=32-2x (自己动手做一做)【课堂练习】:1解方程:(1)6x-7=4x -5 (2)x-6 = x (3)3x+5=4x+1 (4)9-3y=5y+5 【要点归纳】:上面解方程中“移项”的作用很重要: “移项”使方程中含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x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x=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 【拓展训练】 火眼金睛: 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

5、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3x+6=0得3x=6; (2)从2x=x-1得到2x-x=1; (3)从2+x-3=2x+1得到2- 3 -1=2x-x;【总结反思】: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目标】:1.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2.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重点难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 解下列方程:(1)9x5 x =8 ; (2)4x6xx =15;(3);二、自主探究前几节课,我们讨论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实许多数列、游戏活动中也蕴含着方程知识。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

6、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学生讨论后发现: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师生共同分析,完成解答过程:解: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则第2个数为3x,第3个数为3(3x)=9x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710,得x3x9x=1710合并同类项,得7x=1710系数化为1,得x=243所以3x=7299x=2187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讨论以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学生讨论、分析:探索规律,找出相等关系【课堂练习】:1.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27,求这三个奇数。2.在

7、某月内,李老师要参加三天的学习培训,现在知道这三天的日期的数字之和是39;(1)培训时间是连续的三天,你知道这几天分别是当月的哪几号吗?(2)若培训时间是连续三周的周六,那这几天又分是当月的哪几号?【要点归纳】:1.你是怎样分析数列中的规律的?2.你学会判明方程的解是否合理吗?3.试用自己的话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拓展训练】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求这三个偶数。2.小明和小红做游戏,小明拿出一张日历:“我用笔圈出了22的一个正方形,它们数字的和是76,你知道我圈出的是哪几个数字吗?”你能帮小红解决吗?【总结反思】: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4)合并同类项

8、与移项【学习目标】: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 (1); (2);二、自主探究信息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移动电话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例4;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考虑下列问题:方式一方式二月租费30元/月0本地通话费0.30元/分0.40元/分1、你能从中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2、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3、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

9、35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4、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5、你知道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解:用方式一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3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方式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收通话费。方式一方式二200分90元80元350分135元140元设累计通话t分,则用方式一要收费(30+0.3t)元,用方式二要收费0.4t元,如果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则0.4t=30+0.3t 移项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答:【课堂练习】:1.课本94页10题2.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

10、际问题”的基本过程【要点归纳】:实际问题题列方程数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的答案数学问题的解检验【拓展训练】1.一个周末,王老师等3名教师带着若干名学生外出考察旅游(旅费统一支付),联系了标价相同的两家旅游公司,经洽谈,甲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是:教师全部付费,学生按七五折付费;乙公司给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按八折付费,请你参谋参谋,选择哪家公司较省钱?【总结反思】:课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去括号【学习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关键是找出条件中的相等关系。【学习重点】:了解“去

11、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学习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叙述去括号法则,化简下列各式:(1)= (2)= (3)= 2、解方程:2x+5=5x-7前几节学习的是不带括号的一类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是学习带有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如果去掉括号,就与前面的方程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先去括号。要去括号,就要根据去括号法则,及乘法分配律,特别是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若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二、自主学习问题:你会解方程吗?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解:去括号

12、,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例1 解方程。注意: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解:去括号,得 ,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 系数化为1,得【课堂练习】1、解方程:(1) (2)2、(1) (2)【要点归纳】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拓展训练】列方程求解:(1)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和的值相等?(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4x5与3x6的值互为相反数?(3)当y取何值时,代数式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课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2)-去括号【学习目标】:1、会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解方程:二、自主学习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顺水行速=船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行速=船速度-水流速度 船速度指水不动(静水中)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 ,由此可填空:顺流速度_顺流时间_逆流速度 _逆流时间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则顺流行驶的速度为_千米/时,逆流行驶的速度为_千米/时,根据_相等,得方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