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23583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春天的故事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后从根本上说,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重视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故而要求从个人本身开始,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使每一个人都在家庭、国家处于适当的地位,以达到家庭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目的,这是积极的入世思想。而佛教则认为人生是痛苦,社会是苦海,要求人们出家,脱离现实,以达成佛的目的。这是消极的出世思想。前者重生,后者重死,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理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正是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即佛教的刺激和挑战息息相关,理学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儒家学说针对佛教挑战而作出的一个创造性的回应。程颢作为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所提出的

2、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崇尚天人合一。春日偶成是宋诗词中独具特色的理趣诗之一,确受理学的影响。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理学家的理趣同艺术情趣具有了相同点:都体现了主体的乐的状态。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春游诗,但是一个乐字,包含着他对获得人生的真理的欣慰。了解了这些,我们或许才算是读懂他的余心乐了。不过,对于小学生而言,这首诗虽充满理趣,但形象鲜明,语言也浅显易懂,仅仅作为游春诗来欣赏,也是好的。补记:习惯篇之关于日记日记日记,天天要记,一天不记,就要忘记。这是二十几年前,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写在我的日记本上的一首打油诗。这是我目前保留着的

3、第一本日记,封面上还有毛主席像呢。翻开它,你就会进入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小学生的稚嫩的心灵世界。日记就是在记录历史,日记就是一个人的史记。如今的孩子,喜欢写日记的,能够坚持的还真得不多。写日记也是需要一定的闲情雅致和毅力的。现在的很多人这两点都缺。我问了一下班级的孩子,不喜欢写日记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内容写,没有话说。确实是这样,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精彩的生活感悟,是无法写出精彩的文章的。要让孩子过上精彩的生活有些难度,但是让孩子们用心去发现精彩的生活,相对来说,较容易。开学典礼,校长讲话不久,大雨就不邀而至。校长长话短说,避免了全校都变成落汤鸡的尴尬。这样的小事,写下来,就是日记。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当我们再次打开这本日记,当我们再次阅读着有趣的文字,回忆着悠悠往事。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关于爱护书籍,我说得不多,让孩子们自己读图,然后我宣布一个决定:期末我们比一比谁的书本最干净。当然一个字都没有也是不行的。到时候发奖,奖品暂时保密。其实,我从奖励图书中尝到了甜头,这回的奖品还是它了。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