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的混合运算.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23503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0的混合运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10的混合运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10的混合运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0的混合运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0的混合运算.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0的加减混合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67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 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课件)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321 532823 1053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

2、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二、新课引入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8+2-4= 6-5+8=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和上面四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三、学习新知识1学习例1。(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教师:同学们,你们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表示增加3只。后又飞走2只,表示减少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

4、。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432”中标明计算顺序。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2学习例2。(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且猜一猜:是不是加减混合必须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一定,这道题先算减法后算加法。如果先算加2+3=5,4比

5、5小,减不开。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4)学儿歌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又依次算。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四、巩固练习1完成第67页“做一做”的练习。(l)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

6、6根小棒,再拿来3根,然后又减少4根。(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6+-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6+3-4=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2计算。523 878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和第二步分别是几加几。五、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1)让学生独立填写计算出的得数。(2)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2完成练习十五第1、2、6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反思: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摆一摆,写一写,算一算,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