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23413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管沟、地沟的开挖回填程序A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渤西油气处理厂搬迁项目陆地终端EPC总包工程合同号:CCL2013TJEWXS0106管沟、地沟开挖回填程序渤西油气处理厂搬迁项目陆地终端EPC总包工程项目部EPC编码:A2013.1.21供审批版次日 期文件状态页数编 制审 核批 准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23.站外管线管沟开挖、回填施工方案33.1施工主要流程33.2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方案33.2.1管沟开挖33.2.2管道下沟、回填54.站内工艺管网开挖、回填施工方案84.1施工流程84.2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方法84.2.1管沟开挖84.2.2管道回填9管沟、地沟开挖回填程序 版本:A版1.工程概况渤西油气处理厂新建终端涉及到的管沟开

2、挖、回填主要有站内工艺管网及站外登陆管线部分。本程序文件的编制主要适用于站外登陆管道及站内工艺管网的管沟开挖以及回填的技术支持和施工技术指导。站内工艺管道埋地部分主要有:站内工艺管网埋地部分相对标高0.000为天津大沽高程4.00m(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2008年成果)。自然地坪标高为3.5 3.7m,相对标高-1.75为地坪以下1.3-1.5m处,故站内工艺管线管沟开挖至地面以下1.5m处。站外登陆管道部分:站外管道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起点位于马棚口村东海管登陆点,终点位于津歧公路与南堤路交口处的新建渤西油气处理厂,线路全长13.7km,油、气管道同沟敷设,输油管道设计压力为9.5MP

3、a,管径为273.1mm;输气管道设计压力为5.65MPa,管径为323.9mm。沿线皆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管辖,为平原地带,路网、水系分布较为密集。地表主要以虾池、鱼塘、旱地为主,线路长13.7km,其中8.6km归陆地部门管辖,5.1km归海事部门管辖。线路走向见下图。 沿线地貌划分表:序号地貌区划长度(km)备注1鱼塘0.682虾池5.113水塘3.624沟渠1.875荒地1.426中型河流1合计13.72.编制依据渤西油气处理厂新建终端设计图纸 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69-2006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540-200

4、9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H/T 351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3.站外管线管沟开挖、回填施工方案测量放线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线处理管沟回填3.1施工主要流程3.2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方案3.2.1管沟开挖本标段为典型的滨海堆积平原地段,鱼塘、虾池、公路、河流、沟渠较多,一般线路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管沟开挖:3.2.1.1土质较稳定地段管沟开挖采用单斗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辅助开挖的方式进行;挖沟任务主要由挖掘机完成,当穿越电力、通信电缆等地下设施时,两侧5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前征得其管理单位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3.2.1.2地下水位较高的

5、地段采用分段明沟排水、单斗挖掘机直接开挖,吊管机底部垫防沉钢板,联合整体下沟的方法施工。管沟开挖的同时采取明沟排水措施排出管沟内的积水,用自行式100kW电站发电机装备潜水泵,在沟底一侧开挖排水沟、集水井,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用水泵排走,用人工对沟底进行修整,抽水工作持续到整个地段铺管工程结束。潜水泵抽出的水排入附近的河流沟渠中。3.2.1.3乡间道路穿越大开挖管道穿越5条乡间道路,为大开挖式穿越,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管沟开挖分两步进行:过路管段与两端管道连续组焊,组焊完成,先开挖半埋或全埋式临时管沟,管道临时放入沟内,上面搭设钢板式过桥,恢复交通;在管道下沟前突击开挖正式管沟、下沟回填、修

6、复公路;根据路基情况,管沟边坡坡度适当减小(1:0.33)或开挖直立管沟,以减小路面恢复工作量。3.2.1.4一般技术要求A)在管沟开挖前,管道轴线划线后,将管线轴线上的桩进行移动。除转角桩依转角的角平分线移动外,管道轴线上的所有桩应平移至堆土侧靠沟边0.2m处;对于移桩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测定原位置。B)管沟开挖行进按管线中心灰线进行控制;管沟开挖深度结合设计图纸、线路控制桩及标志桩综合考虑进行开挖控制。穿越地下设施时,设施两侧3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与其穿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重要设施,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单位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C)管沟开挖时,弃土堆置在施工

7、作业带的另一侧,堆土距沟边不小于0.5m;且施工作业带应设在靠公路侧,弃土应远离公路侧。地表有植被的地区和耕作区管沟开挖时,应将表层耕作土和中下层土分别堆放,表层土靠近边界线,下层土靠近管沟。D)管道与电力、通信电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小于0.5m;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除保证设计埋深外,应保证两管道间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3m。管沟断面参数选取: 1)管沟底宽当管沟深度小于或等于3m时,沟底宽度应按下式计算B=D+K式中:B沟底宽度(m);D钢管的结构外径(包括防腐、保温层的厚度),m; K沟底加宽裕量,m;按下表取值表3.9.2-1 沟底加宽余量K值表施工方法沟上组装焊接沟下组装焊接地质条件

8、旱地沟内有积水岩石旱地沟内有积水岩石b(m)0.50.70.90.81.00.92)边坡比例本段线路沿线土壤类别多为粘土、粉质粘土等,一般地段管沟坡比粉土层按1:0.67 考虑,对于鱼塘、虾池、水塘等有水段,由于管沟形成困难,建议管沟坡比按1:1 考虑。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的一侧,距沟边不小于1m。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表层耕作土应靠作业带边界线堆放,下层土应靠近管沟堆放。对于地势平坦、土质松软且能连续施工的地段,应尽量采用轮斗挖掘机,除此之外则用单斗挖掘机。管沟开挖工序宜滞后管道组对工序,二者距离相隔宜为1500m。施工机械在纵坡上挖沟,必须根据坡度的大小、土壤的类别

9、、性质及状态保证施工机械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操作。3.2.2管道下沟、回填3.2.2.1管道下沟、回填机械管道下沟宜采用吊管机或业主和监理认可的其他吊装设备,起吊点距管道环焊缝不应小于2m,起吊高度以1.5m为宜,管线起吊点间距不应超过16m。下沟吊具宜使用尼龙吊带或橡胶辊轮吊篮,严禁直接使用钢丝绳。管道下沟设备不准少于3台。3.2.2.2管线下沟一般技术要求1) 管道下沟时避免与沟壁刮碰,严禁损伤防腐层。2) 管道下沟前应检查管沟底部细土颗粒是否符合要求。3) 沟上组装的管道下沟前或沟下组装的管道回填前,应使用电火花检漏仪按设计要求的检漏电压全面检查防腐层,如有损伤应及时修补

10、。4) 对设计要求稳管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稳管处理。5) 管道下沟前按设计要求对管沟沟底标高、沟底宽度进行检查,清理沟内塌方等杂物;对塌方较大的管沟段,清理后进行复测,保证管沟达到设计要求。6) 管道下沟后,管道应与沟底表面贴实且放到管沟中心位置。回填后管顶覆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浅埋。7) 地下水位较高时,如沟内积水无法完全排除,应制定保证管道埋深的稳管措施,报监理批准后实施。8) 管道下沟后承包人应及时安装阴极保护测试桩及需同沟敷设的临时带状牺牲阳极等(按设计要求)。9) 管道下沟与回填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10) 沟上焊接段落管段,用3台吊管机进行下沟作业;每台吊管机配备10

11、t尼龙吊带,起吊点距环向焊缝距离不小于2m,起吊高度1.5m左右。11) 管道下沟应由起重工、机械手、测量工、质量员、安全监督员、防腐工共同配合完成。12) 管道下沟前按设计要求对管沟沟底标高、沟底宽度进行检查,清理沟内塌方、石块等杂物;对塌方较大的管沟段,清理后进行复测,保证管沟达到设计要求。13) 管道下沟前使用电火花检漏仪按设计要求的检漏电压全面检查防腐层,如有破损或针孔及时修补。14) 起吊工具采用尼龙吊带,起吊及降落过程应平稳,避免与沟壁刮碰,管道下沟应轻放至沟底;15) 管道下沟后管道与沟底表面贴实且放到管沟中心线,不得出现管底悬空现象。回填后管顶覆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浅

12、埋。16) 管道下沟完毕后,使用RTK每道焊口测一点,弯头和管道施工的特殊点等单独测量,以环焊口为基点,测每一点的管顶标高和方位(三维坐标)。以焊口坐标为线索,应用数字化管道系统,录入所有地理位置和质量信息,达到业主规定录入的所有信息。17) 管道下沟后对管顶标高进行复测,在水平地段,每100-150m测一点;在竖向曲线段还要对曲线的起点、中点、终点进行测量,管道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填写管沟开挖施工验收记录。18) 在穿公路的穿越段两端应进行高程测量,标高测量的允许偏差在-1000mm间。19) 管道下沟后按要求填写测量成果表、管道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由现场监理人员对下沟质量进行检查和复测确认

13、合格并在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管沟(二次细土)回填。20) 对于沟下组对的管道,在每天收工前应采用可拆卸的盲板进行封堵,以防泥水流入管道中。采用沟上组焊整体下沟的管道,如不能及时连头,则应将盲板与管端满焊。21) 管道下沟后按要求填写测量成果表、管道工程隐蔽检查记录,由现场监理人员对下沟质量进行检查和复测确认合格,并在记录上签字后方可进行回填。3.2.2.3管沟回填1) 管段与穿越河流、公路管段连头处和管道折点处两端直管段端部各预留40m不回填。2) 管道下沟后除预留地段外,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3) 管道竖向弹性敷设放坡段管沟填平压实后,用推土机把放坡挖方填至原位,恢复地貌。4) 管道穿越地下电

14、缆、管道、构筑物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隔离保护完成后,采用人工回填。5) 对回填后可能遭受洪水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分层压实回填、引流或压砂袋等防冲刷和防管道漂浮的措施。6) 一般地段管沟回填应留有沉降裕量,一般高出地面0.3m,并保证沉降后的回填土顶面高于自然地坪。管道出土段、弯头两侧非嵌固端及固定墩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7) 管沟回填前必须先用细土或细砂(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填至管顶0.3m后,方可用原状土回填并压实,回填土的碎石块最大粒径不超过250mm。管道埋设深度(管顶覆土)确定为1.01.2m。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0.3m以上,用来弥补土层沉降的需要;覆土要与管沟中心线一致,宽度为管沟的上开口宽度,并做成有规则的外形。8) 管道回填后应及时恢复地面地貌,并保护耕植层,防止水土流失和积水。9) 管沟回填后,应按施工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