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2339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利用稀缺理论赚钱.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稀缺理论”帮你发现财富之源完美的东西不一定值钱,但稀缺的东西一定值钱。世界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们呼吸的空气那么好,任何一个人只要10分钟不呼吸,就一定会死,但空气一分钱也不要;而一辈子不喝茅台酒不会死,一辈子不抽中华烟也不会死,但茅台酒和中华烟都比空气贵得多。难道是空气对于人类来说不如茅台酒和中华烟重要吗?绝对不是。而是因为空气太多了,不稀缺,所以不值钱。而茅台酒和中华烟很稀缺,所以很贵。试想,对人类生存这么重要的空气因为不稀缺了就一文不值,那还有什么东西如果多得像空气一样的时候还值钱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东西只要多得像空气一样时,都是不要钱的。不但不要钱,也许还要因为清理多余

2、的东西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代价。但空气却只给我们提供方便,从来不占用我们的位置。我研究经济学22年,从事企业管理18年,独创了我的“稀缺理论”,这一朴实的理论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在市场经济时代,一定要知道什么是“稀缺”的。你做的事少,赚的钱多,就是“稀缺”的;做的事多,赚的钱少,就是不“稀缺”的。人家求你办事,想给你很多钱,就是“稀缺”的;你非常积极主动地给人家做了事,人家也不愿意给你钱,就是不“稀缺”的。人家排队求你做事,你做的事就是“稀缺”的;你排队去求人家做生意,你做的事就是不“稀缺”的。当然,我讲的“稀缺”不是绝对“稀

3、缺”,而是相对“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欲望(市场的需求)来说是否“稀缺”。也就是说,某种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即使绝对数量很少,但如果人类的欲望更少,就是不“稀缺”的;如果某种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数量很多,但人类的欲望更多,就是“稀缺”的。二、要努力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才怎样才能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才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变:1、建立自己的诚信品牌;2、学会为人处世,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3、把自己培养成市场需要的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说实话,在当今的中国,劳动力不稀缺,大学生不稀缺,研究生也不稀缺。如果你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你可以不读大学,但你不可以不讲诚信,不可以不会为人处世。一个很讲诚

4、信,很会为人处世,又掌握了市场很需要的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高中生远比不讲诚信,不会为人处世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更容易实现财务自由。要想建立自己的诚信品牌,就必须从点滴做起,慢慢积累。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把握,不要轻易对任何人承诺;承诺了的事,一定要百分之百兑现。哪怕你这次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吃了亏,也不能只兑现百分之九十九。久而久之,你的诚信品牌就建立起来了。为了你的承诺能百分之百地兑现,就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办事,同时除了力所能及努力地兑现承诺外,还可以巧妙地使用以下语言:“我争取做到”,“我努力做到”,“如果堵车的话也许会迟到一会”等;对于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你还可以事先说“如果情况有变化我会提前

5、通知您”等;如果是为了履行债务合同,你还可以通过在关键时刻“借新债还旧债”来确保自己的信誉不受影响。那么,什么是好的“为人处事”呢?我认为,真诚、宽大为怀、不贪小利、注意社交礼仪、学会语言技巧、勤快、有合作精神等是为人处世的核心内容。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要对己克制,对人宽容;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一定不能贪小便宜吃大亏,而要学会吃小亏捡大便宜。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唐朝时有一个奸商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就做了一条“九两秤”,也就是说顾客买了他的商品,回家一称就会短秤10%。但因为在那个年代,做生意的人很少,竞争不激烈,所以这样的奸商也赚了不少钱

6、。后来,这个奸商临死之前把他傻傻的儿子叫到身旁说:你父亲这一辈子辛辛苦苦也没有发大财,可能是那条秤没做好,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去另外做一条“八两秤”,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他的傻儿子找到了做秤的工匠说:“我的父亲请你给我做一条八两秤呢!”那个工匠当年是为了生计不得不给这个傻儿子的父亲做过“九两秤”,现在他知道这个主顾是傻傻的,而且是那个奸商的儿子,就给他做了一条“一斤一两秤”,假装是条“八两秤”给了这个傻儿子,想替老百姓把原来吃过的亏吃回来。没想到,这个傻儿子拿着这条“一斤一两秤”去做生意之后,坏事变成了好事,这条秤让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因为所有的顾客买回去的东西都多了10%的份量,于是

7、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你不要看他傻,但绝不像他的父亲一样经常克扣老百姓的秤,经常给顾客多10%的份量呢!”虽然这个傻儿子经常多给大家10%,但因为那年代做生意的人少,利润空间通常都在20%以上,所以他即使每次多给大家10%,他也因为薄利多销而成了当地首富。谈到要把自己培养成市场需要的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我想起2009年11月22日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的一个悲剧。那天,已经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7年的杨元元在研究生宿舍因为贫穷(关于具体情况,大家百度一下“杨元元”就知道了),用两块毛巾在卫生间上吊自杀了。杨元元自杀之后,我写了一篇博文杨元元的死跟没读我的书有关,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后来,

8、东方卫视就杨元元事件邀请我去上海做关于“杨元元事件”的专题节目,但因为我当时正带一批老板和正想当老板的人在张家界游学,就只接受了电话采访。我认为,杨元元如果看了我的普通百姓致富之路就可以从书中找到失败的原因,并且如果万一有困难克服不了,打个电话给我帮她一下也可以不去自杀的。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主要是三大原因:1、他们学好了市场不很需要的知识;2、他们没有学好市场很需要的知识;3、他们学的知识自以为很重要甚至真的很重要,但学同样知识的人太多了,多得象空气一样,不稀缺,所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时代,只有能满足市场需要的知识才创造财富,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知识就不创造财富。所以,学

9、习知识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对于想过好日子的普通百姓来说,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创造财富,二是创造快乐。如果你学的知识既不创造财富,也不创造快乐,这样的知识是可以不学的。三、要知道与谁同行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多么优秀,要看他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要看他有谁指点。这句话一方面印证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另一方面说明了名师指点的重要性。比方说,如果你经常跟刘翔去散步,你一定会越走越快;如果你经常跟一个瘸子去散步,你一定会越走越慢。通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我深深地感悟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

10、路不如名师带路。”但如果读很多书的同时又阅人无数,并得到名师指点甚至有名师给你带路,那你不成功都很难了。可实际上,眼光不行,什么都白搭。即使遇到名师主动帮助你,因为眼光问题,不认为是机遇。现在是真假名师混杂,很难遇到真正的名师,即使遇到了。也很容易错过。比方说,2008年的春节晚会,赵本山“卖拐”,赵本山一拐一拐就真的把拐杖卖给范伟了。2009年的春节晚会,赵本山带小沈阳上春晚表演不差钱,结果小沈阳马上红遍大江南北。其实2009年的小沈阳跟2008年的小沈阳水平差不多,只是2009年的小沈阳跟着赵本山上了春晚,而2008年赵本山没有带小沈阳上春晚。仅此而已。我自己在五年前还是湖南娄底市的一个小

11、老板,就是因为与茅于轼和张曙光教授同行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的确,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和朋友的影响,只有极少数人能出污泥而不染。周围的人不但会影响你,甚至还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一次,我和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学生(已是千万富翁)漫步在深圳观澜的一个工业园区。正逢下班的时候,工厂里突然跑出来五六百人。我问他:“如果你没有人指点,没有经常与老板们交朋友,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合作伙伴,你在三年之内能这么轻松地成为千万富翁吗?”他答:“肯定不会!”我又说:“在刚刚跑出来的那五六百个人里面,如果让我去挑选10个很想致富的人一直带在身边,我至少会在里面培养出一个百万富翁。你信不信?”他说:“我完全相信,因为我

12、就是你培养出来的,而在此之前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又说:“这些工人因为天天只和其他工人打交道,如果他们一直没有遇到优秀的朋友,也没有任何名师指点,老是在为了工资而努力工作,就极有可能拿一辈子工资,大不了干得好的能多得一点奖金,但一辈子也不能致富,你信不信?”“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他答。所以,你要想有学问,就要多跟有学问的人交朋友;你要想有钱,就要多跟有钱的人交朋友;要想投资理财,就要多和投资理财的高手交朋友;要想做老板,你就多和老板们交朋友。当你经常与成功人士打交道的时候,你的观念将慢慢随之改变,你的知识将随之增加,你的机会也将随之增多。当然,你成功的机会也就比一般的人多出许多了。任何人

13、的成功大部分是主观努力和偶然机会的统一。没有主观努力不行,没有偶然机会也不行。对于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有时“偶然机会”比“主观努力”起的作用还要大得多。所以,我说“任何一个亿万富翁在10年前都没想到过有今天的成功”。但那些好的“偶然机会”,往往是因为在与不同的朋友的交往中找到的。很多人满腔热血,才华出众,却创业无门。但如果有一个优秀的朋友提携一下,马上就可能取得巨大成功。比方说,我有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朋友,他原来在一个小城市以卖西瓜为生,但因为得到了做手机生意的叔叔的提携,几年后他也成了手机行业的行家里手,并很快就成了千万富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还

14、在于你经常与优秀的朋友在一起,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学校,你可以通过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如果你经常与地痞流氓在一起,自己也就很有可能变为地痞流氓。“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还在于你站得高就能看得远,好的合作伙伴能让你在高点起步,相对而言你的发展也就会更快,眼高了手当然不会很低。回头看看,我们总是在与人同行。与有的人同行,能够互相给对方带来好运、带来帮助、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就走得远。有时候,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本不该和你同行的人,那就注定了你不会走太远,也许你还有可能深受其害。几年前,当我和著名经济学家党国英教授谈到“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时,党教授说河北虽然紧邻北京,那为什么河北

15、很多的农村却非常贫穷呢,甚至被很多人说成是北京的“灯下黑”呢?我的解释是: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地方的人的思想观念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地方的人越有市场经济观念,这个地方就越富有,否则就越贫穷。除非那里出产很值钱的矿产。而市场经济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所以,与西方人交往得越多的人相比之下越富有。而就我们中国而言,越靠近香港的地区的人就越有市场经济观念,所以相对来说他们就越富有。而北京主要是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一个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北京人不借人家的钱也不将自己的钱借给人家,更不知道24的利率是市场价格而把它当作高利贷。北京比河北富裕,主要是因为北京在用全国人民的钱,而河北只能用

16、自己的钱并要向北京纳税。所以河北农村虽然紧邻北京,经济却并不发达。河北尽管有很多人与北京人同行,却不能和北京人一起去做官;而广东人与香港人同行,广东人却学会了香港人经商办企业的经验。所以,选择与谁同行,将影响你的人生命运,不可不慎重!大家都想与成功人士同行,但怎样才能与成功人士同行呢?这就要回到上述“稀缺理论”的第二部分:要努力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才。即建立自己的诚信品牌;学会为人处世,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把自己培养成市场需要的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因为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成功人士都是需要帮手的。如果你能不断把自己变成更稀缺的人才,你就一定有机会成为成功人士的好帮手,你能成为成功人士的好帮手,那你就越来越容易走向成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