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23381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crosoftWord文档 (20).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要当了老师,就会不可避免遇到不做作业的学生,想尽了办法,处罚招,表扬招,爱心招,都无济于事,我们是围追堵截,但他们就是敷衍应付,磨磨蹭蹭,甚至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就为“做作业”问题,常与学生打起“游击战”,特别像地理这样一科边缘学科,我们老师为这事伤透了脑筋,在交流中我们也常听老师抱怨说,目前对部分学生作业学习态度感到无奈。在这里我们先不探讨学生为什么敷衍了事,为什么不做不交作业,先来省视自己,也许我们能从中想到一些新的办法,来消除这种的尴尬与无奈。一.转变传统作业观念,正确把握作业功能虽然说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了,但是作业设计还存在很多弊端,作业观念还存在许多误区。误区一:作业仅限于学科狭义知

2、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说地理作业,不少教师头脑中便想到地理填充图册,或辅导练习题,他们认为地理作业都必须是形成书面文字材料的填图或看图答题等等,多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这种没有“灵气”的程序化作业说到底仅仅为考试服务,背离课标中“应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理念,忽视了在地理教育中让学生去体会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程咬金三板斧”-填充图册,辅导练习题,单元测试题填满了学生地理作业的所有菜单。误区二:将作业对象(学生)视为同一类型。几年下来,我们布置地理作业基本上都让全体学生按老师的统一要求完成,学生对作业没有选择权,没有发言权,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所有学生千篇一律。同

3、样的作业,对学生甲来说可能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但对于学生乙来说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误区三:将作业形式单一化我们经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提问、讲述等环节,设计作业时,往往容易忽视作业形式的新颖,认为作业形式设计可有可无。一直是沉闷的作业形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地理学科教学的发展。我们教师要转变传统作业观念,正确把握作业功能,作业不仅仅是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课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二初中地理作业分层的基本原理.1.初中地理作业分层的教育学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

4、建构心理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建立学习思维。作业是一种“活动” “活”包涵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眼,动口,动脑和动手过程,“活”和“动”被激活与否,是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把握的一个尺度。2.初中地理作业分层的心理学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挂过小招牌

5、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了3倍。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们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接受了这个小要求时,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遇到学习障碍型“问题学生”不做不交作业。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习基础往往要低于一般水平,转化这种“问题学生”,也要像弗里德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作业系统应该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增添多层次、多方向、

6、多形式的备选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广的发展空间,探究各自向往的地理问题,争取成功的欲望。因此,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才能具有一双慧眼,设计出有效的地理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地理作业“活”起来,不仅是作业内容“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活”起来。 3.初中地理作业分层的基本原则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理念是,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意学习过程评

7、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作业的价值观必须符合这些理念。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新课程的地理作业已不仅仅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构成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生活过程;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生成点。因此初中地理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原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层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同一知识点设计出不同的题型等多层次的地理作业,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的需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

8、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主动探究,并乐于学习。三.初中地理作业分层(一)基础性作业1.常规型作业常规型作业主要为了巩固和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服务,常规型作业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口头型,设计一些课内几分钟完成的作业,如“说一说中国人口增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等。学生准备和口答这种作业时,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很好地培养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正确地使用地理术语等能力,另一类是以填充图册或辅导丛书中练习题为主,填充图册中的作业基本以空白图,表格等填图形式出现,而且填图作业中的空格为填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9、降低了作业的难度,这类作业可以为课堂教学起到巩固作用,而且培养学生一些基本读图技能,例如可以在作业中,提醒学生找到地图中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定位,如河流,湖泊,山脉和特别的轮廓等等,如长江的“W”形干流是绕在北纬30度线上的;黄河象个巨大的“几”字形,它的中游河段靠近东经110度的东侧,接着拐向东贴近北纬35度线等。这类作业通常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又可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2.学前型作业这类作业主要是针对学习障碍型的“问题学生”,这类作业在时间的设置上应放在初一学年第一学期期初阶段,因为这是一个学习习惯转换的关键期。学习障碍型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做作业,至今老师和家长已

10、经和他“斗智斗勇”了好几年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做作业,因此一下子改变他的这个习惯会让他们觉得难受,而且长期以来,他们学习不扎实,知识链条多处断裂,漏洞太多,他们根本就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对于这类学生,重在培养做作业的习惯.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设置低起点作业.但要求他们一定要按下面这三步走:第一步要求他抄写题目,第一步的目的是解决“动笔”的问题,这类学生长期不做作业,他们已经对“动笔”形成了消极的条件反射,一拿笔就心情不好,内心厌恶。所以,要让他们做作业,就必须先去掉他们内心的这种“厌恶感”。第二步,要求他们把作业“写”工整,这一步的目的是培养做作业的习惯,以前的习惯是不做作业,现在我们要改变他们的

11、这个习惯,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所以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做作业是一种态度,在这一步中,我们对他们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可能把作业“写”工整,不能马虎潦草,应付老师和家长。第三步,一定要及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借鉴其他同学或询问老师。最后我们经常把他们的作业定时展览,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针对这类学生的作业应以基础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题目,而且难度一定要小。(二)发展性作业新课程改革下地理作业设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实践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1开放型作业开放型作业是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创新思维是人们在改革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方法,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

12、方式。具有明显的新颖性、独创性和跃迁性。创新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以突破原有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开放型作业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表现,开放型地理作业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飞向成功的殿堂。例如“请你来给地球起个名字?”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给地球起个名字,答案只要有理即可。学生答题结果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叫“水球”,因为全球海陆面积占全球71%,常说少数服从多数,就应该叫水球;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叫气球,因为地球表面有一个保护它不受伤害的大气层,而且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也是大气层的杰作,应该叫“气球”;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叫“足球”,我们每个

13、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用脚在陆地上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叫“足球”我们最初只是想通过海陆分布比例的差异去认识地球的名字,“水球”好还是“地球”好,结果学生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想法真是五花八门,他们集思广益后异彩纷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置这样类型的作业,多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思维震荡场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人们看来似乎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这类作业设计时注意,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感觉做作业就象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迅速进入最佳角色,任由想象野马驰骋千里,在作业过程中能畅快抒发自己的见解,赋予学生解释自己观点的

14、机会,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获取新知识,而且学生能自主完成作业,能进行独立思考,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二要评价多元化,开放化,这样才能尊重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真正引导学生不断探索。2调研型作业调研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初中阶段,以低起点小坡度激励学生参与多样化课外实践活动,是稳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作业,让学生分成四组课前进行调查,填写出相应报告,我所知道的水宁德市水的污染情况调查你的家庭用水情况调查你能不能为我国缺水华北地区想一些办法等,鼓励学生参考教材

15、,查阅相关书籍或刊物,上网搜寻找资料,实践调查等多种形式,在完成这些系列作业的过程中,从中培养了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在调研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将来面临社会问题时,能做出理智,更科学的判断,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初中教材中的“人口有关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的利用”等内容都比较适合设计调研型作业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3.合作型作业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因此学生面临的作业应更多的是合作型作业,作

16、业过程需要同学们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为合作,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南水北调”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一道作业“我所知道的南水北调工程”。首先进行分组 (一般五人为一小组),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站,结合社会时事新闻让学生到网上去搜寻各种相关的内容,形成主题知识,(可以手抄或打印),有部分学生通过电视和课外书刊,把相关内容摘录下来,也可以把上课课堂笔记的整理成作业的一部分,有部分学生家长帮忙网上搜集材料,最后让他们把各自的搜寻的内容经过整理合订一本,老师把课前设置好作业封面分发他们(包括作业名称、完成时间的设定、组员姓名和多种图案的底纹等),粘好封面一份作业成功完成。这类作业一定要结合社会新闻,时事,选择合适的话题,专题可由学生任意选择,也可老师确定,但最好是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