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232163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姓名周 丕 孙 蕾工作单位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邮编224300职 称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8912548688 18912544088QQ553119214E-mail:553119214 摘 要学生作为班级的构成分子,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都应当在班级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享受到应有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学生在接受教师“价值引领”的同时,还应当进行“自我构建”,从而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和班级特色发展相结合的模式,适时依据时代发展及新课程改革要求,重新认识、界定班级的特性和功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

2、自主管理策略,从而实现科学、人文的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词自主管理 主体参与 合作 引导 发展文章标题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优质发展一、进行小组量化,实行自主管理 。1、民主推选班干,确定管理核心。2、合理划分小组,科学实行量化 。(1)合理分组,取长补短。(2)分工明确,有的放矢。(3)科学运行,形成合力。3、发挥班干效应,实行“群体”决策。4、及时发现不足,现场解决问题 。5、组内充分合作,组外适度竞争。6、实施自主管理,细化量化过程。二、营造合作氛围,把握管理原则 。1、真诚为了学生, 管理体现民主。2、改善师生关系,坚持外松内紧。3、适时进行评价,沟通操作信息。4、

3、建立学生档案,记载成长记录。(1)对照行为,每日反思。(2)每周评价,监督到位。(3)反馈意见,扬长避短。5、轮流编写日志,展示学生风采。三、制定班规制度,发挥主体作用。1、实行角色分配,营造和谐氛围。(1)还地位(2)还角色(3)还能力(4)还个性(5)还权利 (6)还活力 2、坚持记录总结,考评科学合理。3、体现鼓励为主,做到奖惩分明。四、教师正确引导,评价及时合理。1、指导适时到位,工作及时落实。(1)班委构成要合理。(2)班委培训要到位。(3)班级情况要掌握。(4)班委功能要发挥。2、引导及时到位,评价适时合理。参考文献1. 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 周达章 宁波出版社 2. 中国著

4、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 张万祥 江苏教育出版社 4. 班主任兵法 万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班主任工作招招鲜 郑学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期待与您用QQ交流,不足之处望指导。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优质发展-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周丕1 孙蕾2【摘 要】学生作为班级的构成分子,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都应当在班级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享受到应有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学生在接受教师“价值引领”的同时,还应当进行“自我构建”,从而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采取学生自主管理

5、和班级特色发展相结合的模式,适时依据时代发展及新课程改革要求,重新认识、界定班级的特性和功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班级自主管理策略,从而实现科学、人文的管理体系,促进学生的优质均衡发展。【关键词】自主管理 主体参与 合作 引导 发展【主题词】正班风立学风 树校风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在魏书生老师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班级里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近年来,我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这一指导思想,也为了探索建立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更好地

6、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一、进行小组量化,实行自主管理 。1、民主推选班干,确定管理核心。确定有较好的学习成绩、有诚实的人格修养、有踏实的工作能力、有灵活的头脑的人为正副班长的候选人,由全班差额选举,最终确立两名得票最多者为班级的“最高领导”。班级的事务都由正副班长协商后作出决定。只有当二人解决不了或出现严重分歧时才可以请班主任“出山”,这样,就选举出了具有新意的班级领头人,实现了自主管理的第一步。 班委会的其他主要成员都由班长、副班长共同提名,然后再经全班学生民主表决,最终组成班委会。班委会由全班学生民主表决,调动了班委成员的积极性,同时让班委会的“

7、最高领导”进行了第一次人事安排尝试,有助于培养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了以点带面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工作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合理划分小组,科学实行量化 。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自主管理,是顺应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种融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1)合理分组,取长补短。首先必须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查阅学生档案、书面调查、个别谈话等多渠道摸清底细,然后慎重分离成几组类别。分组时要注意学习个体好中差、男女、性情、爱好、特长等搭配组合而成。一般每个小组为6人,各设一名小组长,也可以通过轮流组长制,更多关注小组内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充分展现

8、小组内学生不同层次的互补性。然后按小组就座,方便合作开展活动。一个小组中学生个性不同,能力、学业上各层次都有,开展竞争合作学习时就可以互督互促,取长补短。(2)分工明确,有的放矢。分出小组后,如果无“的”放矢,那是徒有空架子。一旦分出各小组名单,教师就必须及时召集小组长共同商议、出谋划策,并落实好以小组为单位建制,比如确定小组命名,小组中师徒结对,捆绑考核,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取长补短。每个小组在管理中必须履行的职责,实现有的放矢、有事可做,以便班级小组负责制早日运作。(3)科学运行,形成合力。为了加强小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我在小组管理中引进了 “赏优罚劣”机制。分每周赏罚和月赏罚

9、两种:每周赏罚是针对各周评出的优胜组和后进组;月赏罚是针对每月评出的最佳小组和再努力小组。在这种“赏之于组,罚之于组”的激励机制下,每个人会努力为小集体的荣辱尽自己所能,各小组内部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合作风气,从而带动整个组的提高,推动整个班级向前跃进。分组量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力和自我约束力,多数的学生都在惊人地变化着,都尽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全新的形象。 3、发挥班干效应,实行“群体”决策。 班委会是班级的精英所在,其主要成员各负其责,处理班级中日常事务,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组织效应。班委会讨论的结果毕竟是全体委员们智慧的结晶,让全体委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教师适当引导

10、或提供帮助,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这种委员会会议成为一种制度,班委成为解决班级中重要问题的智囊团,有利于培养班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群体”决策是“人人参与”的决策,它超越了教师的个人智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班级的管理就是实行“群体”决策。他认为班级学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个个都是助手。班主任要明确告诉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并且在制度上落实。比如,班委会成员的选举要表决,班级的重大决定要表决,在每月一次的考评班会上,班委会成员不称职时还可以被罢免。这样,全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队、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4、及时发现不足,现场解决问题 。在平时工作中,

11、定期召开班委、各组长会,及时了解班级、小组、学生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详细了解各组每周得、失的原因。各组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认真讨论解决办法,并针对具体人、具体事进行督促。各组长人手一本笔记本,对本组一切事务做好记录,并要求本组每周讨论总结,落实改进措施并做好相关纪录,每周上交一次。 召开班会,也是我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主阵地。像交友、游戏、心理、作业、留守儿童这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常放在班会时间,各组现场讨论,一旦生成合理的解决办法,当场拍板。学生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更游刃有余,且能深刻体会个中的利害,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5、组内充分合作,组外适度竞争。在小组形成基础上

12、,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就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更深一层的方法的探究。各小组之间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竞争比较激烈,每到周末,几乎所有人都盯着后黑板上的数字,猜测着自己组的综合成绩,出半点差错都不允许。因为这关系着组内每个学生的努力成果和荣誉感。但这毕竟是一个班级整体,各组又密不可分,为了班级的共同利益,又需要紧密团结、密切合作。如何把握好竞争与合作的尺度,需要老师加强指导,尤其是思想工作要跟上,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6、实施自主管理,细化量化过程。小组合作式班级自主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班量化成绩每周名列前茅,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在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作文

13、大赛、拔河、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中都人才济济,成绩显著,他们都为自己的小组和班级作出了贡献。每次的优胜小组经验介绍会上,最让我难以忘却的,就是那一张张兴奋、羡慕、不服输的面孔。 成绩的取得来自良好的班级管理,也激励着同学们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有了初期的实践和经验,班级的自主管理定能朝着更精细化发展。水涨船高,班级管理稳定了,学生自我约束力强了,各方面的能力自然提高了。二、营造合作氛围,把握管理原则 。在班级活动或课堂教学中,尝试经常改变一下学生课桌椅的摆放方法。教学活动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创造一种合作的育人氛围。在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设计下,大家根据课型的不同,设计出了环形、T型、蘑菇形座位等等

14、。如班队活动课可采用环形摆法,组织讨论时可采用T型实践证明,课桌椅摆放的创新,比传统的“秧田式”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1、真诚为了学生, 管理体现民主。热心关爱学生生活、学习的细节,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他们自己,这是班级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师生双方的心灵深处能真正、坦诚地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那将成为学生勇往直前的坚固后盾。教师遇事要冷静,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事情原委,与学生一起商量合理有效的、公平公正的解决办法,切忌简单粗暴、伤及自尊。要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活力。要处理好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同

15、学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之间是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2、改善师生关系,坚持外松内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集体的管理实行的是封闭式的强制与说教。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朋友式师生关系,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感。在他们迷茫时亲切地送上一句:“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或在犹豫时鼓励他们:“别怕,你一定能行”,会让他们如浴春风,增强信心和勇气。师生之间的交往,如提问、交谈的机会增多,更能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自觉参与班级管理。再合理的管理也有令人熟视无睹的时候,了解情况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老师又何必天天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呢?有人对我说:“你不管,班级也照样好好的”。其实,这需要用心去付出的呀! 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要靠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来带,要抓住学生的脉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随时随地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的朋友! 3、适时进行评价,沟通操作信息。为使自变量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及时进行调整,须保证班集体建设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而评价则是主要手段,从评价主体角度看,要千方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从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