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石潭记18.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23165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 小石潭记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 小石潭记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 小石潭记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 小石潭记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 小石潭记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 小石潭记18.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来写景的方法 与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领略小石潭美景,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抓住特征来写景的方法 与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领略小石潭美景,体会作者的感情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谈谈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寄情山水,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的名家及其作品。(生举例)柳宗元也不例外,他的山水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文章通过作者优美的景物描写,我们能发现他内心的隐秘世界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小石潭记,品一品柳宗元在

2、山水中寄寓的情感。(板书文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 学习抓住特征来写景的方法 与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领略小石潭美景,体会作者的感情。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美读课文自学指导: 听老师配乐范读一遍,然后每小组抽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好节奏(语速 停顿)。 3、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 读完并抽生进行评价。过渡语:文章哪几段主要写景?哪一段主要写感受?四、第二次先学后教:美文共析 赏景探情自学指导: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进行品析。 学习方法:先自主学习,后合作交流。提示: 从关键词语、修辞、情感、写法等角度发挥。课件显示相应的段落图文有助

3、于学生赏析 通过交流品析,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依据学生回答引导即可):示例: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 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一字正面写到水,但有无处不在写水,处处突出了水的清澈。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时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特征。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乐、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心乐之”与“似鱼游者相乐”中可看出

4、,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若干小组代表发言赏析之后,教师出示板书。景美情乐闻、伐、取、见 幽美移步换景正面描写乐境幽情忧 1发现小潭和小潭概貌 鱼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水 清澈 侧面描写2、潭中的景物 溪身 斗折蛇行溪岸 犬牙差互 形象比喻3、小潭的源流 忧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情景交融4、潭中气氛 5、交代同游者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体会情感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背景再现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

5、新活动,并担任集团重要成员。革新失败后,被贬邵州刺史,未到任又加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永州、柳州地方偏僻,人烟稀少,加上连连遭贬,诗人更觉郁闷、凄凉。因此他寄情山水,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明确:1、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诗人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六、再读课文,感受封建社会不得志文人的心情。七、生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示例:1.巧用修辞。 2.移步换景。 3.动静结合。八、布置作业1.学习借鉴本文写景的手法和情景交融的特点,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2.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 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 景美情乐 境幽情忧 情景交融 孤凄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