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23041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胚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双语教学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1.The adrenal gland is divided into cortex and medulla, and the cortex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including 球状带 束状带 and zona reticularis. 2.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granules existed in cytoplasm, leukocytes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lasses, granulocyte and agranulocy

2、t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pecific granules in their cytoplasm, granulocytes may b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and 嗜碱性粒细胞 。二、名词解释1、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 P32)答: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细胞内有残留的核糖体,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它是贫血等一些血液疾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2、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 (垂体门脉系统 P130)答:

3、垂体门脉系统是将血液输入腺垂体的静脉血管,有若干条,经漏斗柄和结节部下行入远侧部。垂体上动脉在漏斗处分支形成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血管网汇合形成几条垂体门微静脉进入远侧部,在细胞团索之间又分支吻合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轴突(伸至垂体漏斗)输送至末梢并释放,这些激素进入第一级毛细血管网,经垂体门微静脉输入远侧部,调节腺垂体各种细胞的分泌活动。 3、Herring body(赫令体 P131)答:赫令体是神经垂体内的一种结构,光镜下观察为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团块。电镜下观察,赫令体是神经纤维轴突内大量分泌颗粒聚集而成的结构。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

4、体内形成的分泌颗粒,沿其轴突(经漏斗伸至神经部)输送中常聚集成团,使轴突呈串珠状膨大,即为光镜下的赫令体。此处的分泌颗粒贮存和释放加压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4、Ovulation (排卵 P193)答:在黄体生成素的影响下,育龄妇女月经周期约第14天时卵巢内成熟卵泡的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经腹腔进入输卵管,这一过程称为排卵。5、Menstrual cycle(月经周期 P195)答: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期止,子宫内膜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落、出血和修复的过程,称月经周期。一个月经周期包括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平均28天。1. De

5、scribe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neuron.(描述神经元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答:显微结构: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胞质内有尼氏体和神经元纤维。 超微结构: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P60)退货了2. Summarize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xon and a dendrite.(描述轴突和树突的差异)答: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轴突一般比树突细;树突的主要功能为接受刺激并整合信息。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的功能为传导

6、神经冲动。(P61)3. Define synapse and deserib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hemical synapse. (定义突触、描述突触结构、化学突触的功能)答:突触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结构可分突触前部、突触间隙和突触后部。突触前、后部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二者之间的突触间隙为15-30nm。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P63)4. Compare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7、 features of the large, medium-sized and small arteries.(比较大、中、小动脉的结构与功能。)答: 大动脉:管壁中含多层弹性膜和大量纤维膜。外膜较薄,中膜由40-70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保持血流的平稳和持续性。 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纤维相当丰富,内层下皮较薄,与中膜交界处有1-2层内弹性膜,中膜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纤维组成。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小动脉:结构与中动脉相似,但各层均变薄,一般缺乏外弹性膜。5. Describe the general structure,ultrastructure of capill

8、aries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apillaries.(描述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各种类型毛细血管的分布)答:毛细血管为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管径一般为7-9m,可容纳一个红细胞通过;管壁由一层内皮及其基膜构成。 分类: 连续毛细血管: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参与了各种屏障性结构的构成。 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球等处。 血窦: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 (P101)6. What are the structure and fu

9、nctions of the renal corpuscle? (肾小体的结构与功能)答:呈球形,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对侧一端和近曲小管相连,称尿极。 血管球: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进入肾小囊后反复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襻。 肾小囊:两层上皮组成的杯形囊,中间位囊腔,脏层上皮细胞为足细胞,其裂孔膜、基膜、毛细血管有孔内皮构成滤过屏障。 球内系膜:分布在血管球毛细血管襻之间,由球内系膜细胞与基质组成。功能:对尿液形成与尿液的浓缩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P171)7. Describ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filtration memb

10、rane.(描述滤过膜)答:滤过膜指肾小体以滤过方式形成原尿时,血浆内的物质从毛细血管进入肾小囊腔时依次经过的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膜三层结构,这三层结构分别对大小不同的分子的滤过起限制作用。(P172)8. What ar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ximal straight tubule and distal straight tubule ?(远直小管与近直小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征)答:结构特点: 远直小管:上皮细胞较矮,为立方形或锥形,细胞分界不清晰,胞体较大,胞质嗜酸性,

11、核圆,位于基底部。上皮细胞腔面有刷状缘。 近直小管:细胞表面有少量短而小的的微绒毛,基底部质膜内褶发达,长的内褶可伸达细胞顶部。功能特征: 远直小管:主动向间质转运Na离子。 近直小管:是重吸收原尿的场所。(P174) 9. Describe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juxtaglomerular complex.(描述球旁复合体的位置及功能)答: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三角形的底,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别形成两侧边,球外系膜细胞则位于三角区的中心。 功能:球旁细胞有较多分泌颗粒,内含肾素,能使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后者转变为血管紧张素,两种血管紧张素均可使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改变肾素的分泌,继而调节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Na离子的重吸收。球外系膜细胞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P176)(请大家去其他复印店复印!谢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