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资料.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221608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路-路基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路-路基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路-路基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路-路基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 雨季路堤施工应选用透水性符合要求的填料,每一层填筑表面,均要做成24%的排水横坡,以利排水.雨季挖方边坡予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防止地面水冲坏已成边坡,破坏路床.路基的结构物基坑开挖后,如未能及时施工基础,应对基础采取砂浆封底及时排水等防浸泡措施.当基底为土质或易风化软石基坑,雨后施工基础时,应对基坑地基承载力再次检测,以保证满足设计要求.3. 膨胀土是指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两种变形性质的高液限粘土.凡是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即可判断为膨胀土:液

2、限40%,自由膨胀率40%.中弱膨胀土改性后可作为路堤填料,改性的方法一般是在膨胀土中掺一定量的石灰,使其“砂化”.掺石灰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掺石灰是为“砂化”,降低塑性指数,便于粉碎;第二次是为提高强度,控制膨胀量.掺石灰后,一定要控制土块粉碎后的大小,宜将16mm粒径的土块控制在15%以内,否则大土块多起不到改性的目的.4. 路堑边坡是否稳定,最主要因素是边坡坡度大小.5. 桥涵台背回填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身背面起,顶面长度不小于台高加2m,底面长度不小于2m,拱桥(涵)台背填土长度应不小于台高的34倍.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6.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检测,在试验路修筑时采用孔隙率指标进行

3、检验,确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参数与压实沉降差作为路堤施工时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指标,施工时应采用18t以上重型压路机,并按规定碾压参数(强振,4km/h以下速度)碾压后确定沉降差.土石路堤应先修筑试验段,以最大干密度作为检测土石路堤试验路的压实度标准,同时也应确定沉降差和工艺参数,作为大规模施工时压实质量的检查控制标准.7. 填石路堤对填料粒径和不均匀系数都有要求,其中不均匀系数是指 .路床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粒径要求的目的是提高路床的平整度,使其受力均匀,并有利于与路面底层的联结.由于填石路堤的透水性强,故对地基承载力也有要求.填石路堤之上填土,应设碎石过渡层.8. 一般路基施工中,填筑时需控制层厚

4、,原因是填层过厚,则填层底部不易达到要求压实度,如过薄,则易起皮剥离.路基边缘部分的压实度是控制重点,应采取增加碾压宽度等措施加以保证.挖台阶时,台阶高度可取压实机具一层压实厚度的整倍数,具体以设计为准.9. 土质路基压实一般分为三个区:路床范围为一个区,上路堤范围为一个区,下路堤为一个区.零填及挖方路基的0.30.8深度的压实度要求,是指该层原状土如必须进行处理(例如:施工范围设计要求或者现场变更设计后),处理后应该达到的压实度.压实度的检测频率为每1000至少检个点,不足1000时检2个点,必要时可增加.10. 路基压实的目的是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_回弹模量或弯沉值应达到铺筑路面垫层或底基层

5、的要求,弯沉值和回弹模量间有对应关系.11. 机械在路基边坡,边沟,基坑边缘,不稳定体(地段)上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作业高度超过1.2m时,应设置脚手架,脚手架应通过专业设计,必须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方面的验算.12. 挡土墙的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泄水孔应在砌筑墙身过程中设置,确保排水畅通,并应保证墙背反滤,防渗设施的施工质量.13. 砌体砂浆终凝前,砌体应覆盖,砂浆初凝后,立即进行养生.14. 路堤施工中,各施工作业层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层面上不得有积水,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冲刷边坡.15. 路堤拓宽施工中,老路堤与新路

6、堤交界的坡面,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0.3m,然后从老路堤坡脚向上按设计要求挖台阶.填料的选用尽量与老路堤相同,或选用水稳性较好的砂砾,碎石等.16. 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厚度为上路床深度,以增加路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17. 桥涵及结构物的回填: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用于回填.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台背与公路的路堤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其长度为路基填土高度的23倍,压实度不小于96%,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18. 高

7、填方路堤施工注意点:材料宜选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基底的承载力宜满足要求.进行动态监控,进行沉降观测.优先安排施工.19. 土石路堤:混合填料中,中硬与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厚度的2/3,成型后质量标准应按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标准控制;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要求,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成型后以土质路堤施工质量标准控制.20. 土质路堤: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21. 土质路堤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

8、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行混合物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100mm.路堤填筑时,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是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台阶也需要压实处理,小型夯实机械施工中不可缺少).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22. 填方边坡根据填方的高度设置有1:1.50和1:1.75两种坡率,对路基填筑高度H10m时,路堤边坡坡率为1:1.50;对路基填筑高度H10

9、m进,路堤边坡采用折线形,以H=8m为界,上边坡坡率为1:1.50,下边坡坡率为1:1.75.23. 压实过程中,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厚度.防止护坡沿着土体表面下滑的措施,可在护坡背后设耳墙或作粗糙面,使与土体密贴.24. 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应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负责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25.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

10、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必要应做颗分析,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26. 下列情况,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填石路堤,土石路堤.特殊地段路堤.特殊填料路堤.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地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27. 路堤试验路段应包括以下内容: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

11、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进含水量允许偏差等.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质量评价指标,标准.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原始记录,过程记录.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28.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29.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按相同的工程项目划分进行工

12、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30.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31. 实测项目中,关键项目的合格率不得低于9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其中部分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时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质量保证资料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拌和加

13、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32.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土石方路基实测项目的检查频率,如果检查路段以延米计时,则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最低检查频率,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检查数量.其中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其他检查项目均在顶面进行检查测定.33. 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土方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极值为规定值减去

14、5个百分点.34. 在交工验收时阶段要进行两项评价工作,一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二是对设计工作,监理工作,施工管理进行初步评价.工程质量的评价分合同段和整个项目,按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进行.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初步评价不分等级.竣工验收时的三项评价均分等级,对整个项目工程质量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价;对参建单位综合评价(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按照好,中差三个等级进行.35. 施工单位必须按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严格实行质量自检.施工单位自检,是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验收办法规定的对完成的工程内容检验把关的首道关口.施工单位的自检是随着工

15、序的进行随时进行,是随着分项工程的完成随时进行评定的.当各分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的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对分项工程进行评定,并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等资料,提出中间交工申请.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施工单位是否按检验评定标准进行了分项工程评定,根据独立抽检的资料以及分项工程评定得分,审查并签发中间交工证书.36. 在施工单位自检过程中,监理机构应派试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的现场检测试验频率,取样方法和试验过程进行旁站,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审核和签认.对已完工程按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关键检查项目的规定频率的30%,其余项目为20%抽检.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评

16、定是否合格,将作为是否签发中间交工证书的主要依据.37. 施工单位应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负责检查各项工程是否具备形开工条件,每道工序或工艺的质量自检和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的自检评定,以及配合监理工程师完成各项检查,签认和验收等工作.各工序完成后施工方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38. 在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或项目法人)要根据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招标文件,结合工程特点,制订比检验评定标准更为具体的,针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频率,在监理交底会上或以文件形式明确(含有施工,监理单位用表),作为现场施工,监理人员工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共同依据.39.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工艺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