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牛郎织女5.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21999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牛郎织女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3 牛郎织女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3 牛郎织女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3 牛郎织女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牛郎织女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牛郎织女5.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牛郎织女大渡口镇南埂小学 包俊芳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接触了关于民间的一些课文,前面两篇课文都是有关民间技艺的剪纸与安塞腰鼓。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文化灿烂,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则是一篇民间故事,名叫牛郎织女。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民间故事”的解释

2、定义。3、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举手起来说一说。 4、师:小时候,一到夏季的夜晚,我都会仰望星空,欣赏那美丽的夜景。那时候,正值农村里所谓的“双抢”(割早稻)季节,爸爸妈妈都在稻床上忙活,我闲来无事就和妹妹一起数星星、找星星。偶然间,我发现了天上竟有三颗星星排成一条直线,于是便请教起了我的爸爸。爸爸告诉我那是牛郎星(中间那颗最亮的)和他的两个子女(两边的小星星),继而他又告诉了我织女星以及横跨在它俩之间的天河(相机在黑板上画出牛郎星、织女星以及天河的示意图),最后竟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儿时的我就对此类民间故事尤为感兴趣,没想到今天我能如此荣幸,竟有机会带领同

3、学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相信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二、新课呈现。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1)回答自读要求中的问题: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2牛郎又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并与学生一起学习。1点名学生读第一行生字,并质疑。重点讲解“衰”与“哀”的不同处。“趁”组词“趁人之危”与“乘人之危”意思一样。2学生读第二行生字,找出其中的多音字“挣”、“扎”,说出它们的不同读音并组词。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来读。齐读,个别读,除去拼音后再读。3、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对人物的了解情况。(1)

4、出示片段一:“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叫他牛郎。”点名学生读文段,其他同学思考:牛郎是个怎样的人?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2)出示片段二:“牛郎照顾那头老牛很周到舔舔他的手呢。”片段三:“明天黄昏的时候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同样方法边读边感悟牛郎还是个怎样的人?(3)出示片段四:“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灿烂的云霞。”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感悟织女是一个怎样的女子?(4)齐读片段五:“这天下午,王母娘娘飞到了人间。”继而出示片段六:“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做牛郎的妻子。”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织女是一个怎样的姑

5、娘?(5)从此,牛郎和织女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可就在此时,与牛郎亲密无间的老牛去世了。出示相应内容,学生齐读,注意读出感情。(6)继续出示片段七和八,学生分两组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怎样的人?(7)出示最后两个片段,配上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联系之前画的牛郎织女天文图,感受他们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4、学生回顾整篇课文的内容,再次通读本文一遍,注意生字词以及读不通顺或难以理解的句子。三、课堂拓展出示小游戏:给我排排序!( )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男耕女织,日子美满。( )闯入家中

6、,抓走织女。( )牛郎喂牛,老牛诀别。( )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王母知情,发誓严惩。( )心急如焚,追赶被阻。( )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四、作业安排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完成小游戏:给我排排序。并联系这个游戏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板书设计:13、牛郎织女趁人之危 .(织女星) . .衰 . .哀 . 挣 zhng .(牛郎星) zhng . 扎 z zh zh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

7、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了解课文脉络后,我想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理清了故事情节,了解了人物关系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这个问题的提出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效果,我放手让学生来讲,从文本中理解,把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学生的发言能够结合课文里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

8、,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残暴,不顾织女两个年幼的小孩,狠狠地推倒他们,可恶;也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法力无边,划出天河把牛郎织女活生生的隔开。从他们身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设计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