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21905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163团畜牧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生产)规模:新建畜牧养殖基地1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羊、马育肥场各1座;建细毛羊繁育场1座;建牛育肥及奶牛饲养场1座;建马肉加工厂1座,配套相应辅助设施和仪器设备。 1.1.3 项目总投资:88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2.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90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1.1.4项目资金筹措:全部申请国家扶贫资金(882.5万元)。1.1.5 建设地点:163团一连1.1.6 建设单位:163团畜牧公司1.1.7 建设性质:新建1.1.8 项目法定代表:韩玉江 1

2、63团畜牧公司总经理1.1.9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1.2 项目背景*163团一连地处塔巴公路,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连。这里有土质肥沃的优质草场2000亩,人工种植苜蓿地1000多亩,而且水热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场地。近年来,163团所在地*市畜牧业发展迅速,初步摆脱了低速低效的发展局面,畜牧产业的优势已经显现,在*市国民经济构成中,畜牧业既是支柱产业,又是传统产业、优势产业。2003年,*市年末牲畜存栏78.56万头(只),其中:牛9.45万头,羊65.2万只,猪3.53万头;家禽年末存栏72万只。*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九师163团畜牧业带来难得

3、的发展机遇,163团畜牧公司立足当地水、土、光、热资源的组合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紧靠对外开放陆路口岸的地缘优势,从实际出发,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利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科技养殖基地”建设目标,辐射带动全团及*市养殖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并委托本院编制*163团畜牧公司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地区畜牧业生产情况自“八五”计划以来,*地区紧紧围绕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深化牧业改革,加快了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1996年全疆畜牧业工作会议后,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工作的力度,确立了畜牧业在

4、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使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畜牧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畜牧业对繁荣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地区2003年牧业总产值16.5亿元,占地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38%,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26.90%;农牧民人均收入3607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1985元。全地区2003年牲畜存栏483.14万头(只);牲畜出栏272.31万头(只);商品畜174.2万头(只),商品率达到64%。*地区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确定将畜牧业、红花、番

5、茄、棉花和绿色食品作为五大优势产业进行优先发展。制定了*地区西部大开发(20012010年)畜牧业发展规划。规划以西部开发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农牧融合发展。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提高效益”的方针,有步骤地建立农区与牧区优势互补的开放型大循环结构和农牧区种养结合的良性小循环结构。农区以粮食和农副产品开发利用为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饲料粮比重,开发饲料加工业,发展养殖专业村、专业乡。建立新型养殖小区,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促进规模养殖,加快农区养殖业发展步伐。牧区以牧民定居为突破口,以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类

6、草场资源,依托畜牧业主产业优势,种养结合,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转化增值体系,建立牧区多元化经济新格局。规划提出目标到2005年地区牲畜存栏总数达到535万头(只),其中:牛68.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牛肉5.00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绵羊毛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山羊绒总产量达到152.00吨。届时,畜牧业总产值将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以上。规划提出到2010年地区牲畜存栏总数达到690万头(其中牛85万头),肉类总产量为20万吨(其中牛肉7.50万吨),奶类产量为30万吨,绵羊毛总产量为1.45万吨,山羊绒总产量为185吨。 1.4 项

7、目业主概况*市163团畜牧公司现有职工2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农牧业技术员5人,工人5人。公司共有天然优质草场2000亩,人工草料地1000亩,2003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150万元。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截至2003年公司签订合同的农牧户已达100多户。公司全年组织出售商品羊5000多只,牛1000多头。同时,公司积极做好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每年无偿组织培训班10期,培训人次2000多人次,并向农牧民发放畜牧养殖科普手册,使全团的农牧民养殖技术得到普遍提高。1.5 研究工作依据(1)*地区(20002005年)西部开发畜牧业发展规划(2)

8、*地区西部大开发(20002005年)规划暨实施意见1.6 研究工作范围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研究项目的产业政策、市场导向、投资环境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必需的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建设环境和社会、经济配套条件;(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实施内容;(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5)测算和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 1.7 研究结论 (1)抓住国家当前产业结构性调整和实施开发大西北战略的机遇,立足新疆畜牧资源优势,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牧工贸一体化,种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

9、系,将对促进*地区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2)通过建立一个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推动项目区畜牧业的发展。(3)项目依托高新技术成果,实施“科教兴牧”战略,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手段,建立育肥基地、繁育基地、加工基地龙头型畜牧业经济群体,使之成为*地区的畜牧产业发展的“集团军”。 (4)项目实施后,将向社会提供数个就业岗位,对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再就业人员生活水平,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5)项目建设原料有保证,配套条件具备,产品有市场,技术方案可靠,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可行,建设是必要的,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项目建设是实现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畜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现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标志着我国畜牧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强力冲击。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163团长期以来受社会、自然因素制约,畜牧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养殖分散,缺乏规模养殖效益,牛、羊良种化程度低,畜产品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差。因此,*163团决定实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现养殖业规模化健康稳步发展,这是振兴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要。2.1.2实施规模养殖

11、、科学饲养,推进产业化生产进程是现代畜牧业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效畜牧业的出路在于使用尽可能少的饲草、饲料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畜产品,即提高植物性饲草、饲料转化为动物性食品的效率。作到这一点,即提高家畜的转化效率,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集约化饲养管理。因此发展高效畜牧业必须以集约化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为基础。本项目养殖基地建设实施规模养殖,推行科学饲养,并建立肉品加工厂,实现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项目建设是现代畜牧业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2.1.3项目实施是振兴经济,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草原畜牧业效益低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12、影响两个提高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草原牧区,要在“十五”期间实现小康,牧民人均收入必须保证每年增加200300元,这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在草畜矛盾日益尖锐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牲畜数量来实现小康是不可能的。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走科技兴牧的路子。对163团来说,在牧业发展上要增加稳定牛羊存栏,维护草畜平衡,就必须实施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实现畜牧业产出效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九师163团位于*市境内,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此地有受地形控制相差悬殊的盆地

13、、山地,特殊的局地气候,使该地区草地资源按不同季节分布,具有牧养牛、羊及其它草食动物优越的自然条件。养殖基地建设在163团一连紧挨塔巴公路,据*市13公里,距巴克图口岸4公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建设有保证。2.2.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自治区及地区产业调整规划思路,政策扶持有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水土及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和优势所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制定了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把畜牧业发展作为新疆的优势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农业和能源的开发建设,2010年发展规划中,计划将我区建设成国家级畜牧业基地,在国

14、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给予倾斜。在产业布局、基础建设、信贷、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为新疆畜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国家农业部及自治区畜牧厅、自治区畜牧改良总站、*地委、行署均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其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必然位列其中。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自治区及地区产业调整规划思路,政策扶持有保障。第三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 3.1 畜产品价格市场现状2004年3月份,根据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对450个集贸市场调查统计,牛羊产品、玉米价格与去年同期比增幅较大,牛肉价格16.24元,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8.1。从产销区看,主产省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安徽5个省平

15、均价14.8元,环比下降0.7,比全国平均价低8.9;销区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海南、重庆平均价格19.57元,环比上涨0.5,高于全国平均价20.5。价格最低是天津14.33元。最高福建21.49元。在20元以上的省仍然是上海(20.67元)、广东(21.19元),海南(20.25元)、福建(21.49元)、浙江(21元)。环比看,有17省上涨,浙江涨幅最大为4.5,上海降幅最大为8.8。同比看,有23个省上涨,涨幅最大省是海南,为30.6,北京、天津、上海同比都有小幅下降。 羊肉价格16.47元,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2.3。从产销区看,产量在25万吨以上的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5个主产区,平均价格14元,环比下降0.1,比全国平均价格低9.2;销区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平均价格22.82元,比上月下降1.3,高于全国平均价38.6。价格最低省是湖北13.81元,最高省海南为27元。从环比看,持平和上涨的省份数量有14个,浙江涨幅最大为7,销区省只有福建上涨。从同比看,有19个省上涨,内蒙古涨幅最高为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