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21884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聋哑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黄前进(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湖北 鄂州 436099)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聋哑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培养聋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学科主要的任务之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聋哑学生;培养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

2、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的迫切要求。人类的进化,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创造。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一、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无论从教学思想上还是从教学方式上,教师都要大胆突

3、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二、 走出创新认识的误区。 说道创新教育,人人往往想到小发明、小制作等,这些脱离教材的活动。结果是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都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人提过,而在于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新异性。我们的学生是可以创新的,我们的学生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要深挖教材,通过拓展、变通,高效的驾奴教材,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

4、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一) 营造创新氛围首先,教师要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创设竞争的班风。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操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二)重视聋生各种能力的培养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

5、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2.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

6、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7、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置悬念,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记忆,激发创新意识,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课变成兴趣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

8、,教师要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里,让学生去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学生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收到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了他们创新兴趣。其次,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最后, 教师要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四) 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的过程就是先让学生猜想,学生提出猜想后,互相讨论,动手操

9、作,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经历完整探究发现的过程,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爱思考,乐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动去演。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创设能引导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愉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课变成兴趣课。(五) 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0、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通过联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提出种不同的问题,从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例如:开挖一条水渠,甲工作队单独做要18天完成,乙工作队单独做要26天完成。让学生去想:(1)甲工作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2)乙工作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3)甲、乙两工作队工作效率和是多少?(4)甲、乙两工作队时间之比是多少?(5)甲、乙两工作队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6)甲、乙两工作队合作几天完成?2.在课堂上设计一道培养学生图案设计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趣味数学题,这样的数学题往往没有标准的答案。七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设计,有来自生活实

11、践的设计,如:一棵圣诞树,一辆小汽车,一个机器人,一座房子,一辆货车。有的来自形象生动的动物或人物,如:一只小麻雀,一只花蝴蝶,一个稻草人,一只小猫头,一个小狐狸。(1)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和作学习氛围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某单位有职工400人,其中男职工是女职工的13。该单位有男女职工各多少人?学生解出如下方法: 把女职工看做单位1女职工:400(1+13)=300(人)男职工:300(13)=100(人) 把男职工看做单位1男职工:400(1+3)=100(人)女职工:400-100=300(人) 把分率看做份数男职工:400(1+3)1=100(人)

12、女职工:400(1+3)3=300(人) 看成男职工与女职工人数比是1:31+3=4男职工:400(14)=100(人)女职工:400(34)=300(人) 解:设女职工有x人或设男职工有x人。x3+x=400 x+3x=400x=300 x=100 正比例解:设女职工有x人或设男职工有x人。(400-x):x=1:3 x:(400-x)=1:3x=300 x=100最后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解法。通过一题多解,一方面取得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明确了知识间的联系。无疑这是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其有效的方法。(六)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1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中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建立起来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只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出一个实际问题或一种生活现象就可以了。在具体操作时,老师要先让学生自己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找出其中的关系式,设计问题解决策略等。这样就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使知识存放有序,也便于更有效地提取和迁移。我们这样做给人的感觉是,老师似乎民主了许多,老师很在乎学生们怎么想。这是因为数学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学会了数学,就学会了思维,学会了思维,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七)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

14、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如,菱形公园内有四个景点,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按下列要求设计成四个部分:1.用直线分割;2.每个部分内各有一个景点;3.各部分的面积相等。此题与正方形,长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打破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使学生们产生困惑,这时老师再给与鼓励,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极好机会。在此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和学生处在了一个平等的位

15、置上共同研究,大胆猜想。我们会发现若分别在菱形的四条边上顺次截取AF=BG=CH=DE,并连接HF,EG这样已知菱形就被分割成了题目要求的四部分。这样,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八) 民主关爱教师的教学态度要民主,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这样做往往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心态,与学生平等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2.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痛的意见,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3.教师的语言要恰当,多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总之,只有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 ”由此,本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尝试.需要指出的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足够的时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