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218842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少林寺塔林 图二嵩阳书院 图三中岳庙A佛、儒、道 B儒、道、佛 C佛、道、儒 D道、佛、儒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3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

2、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A南束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4比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中国的哪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5.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一日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6.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3、,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7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教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9“四万万同胞像今

4、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10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1: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1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

5、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在右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1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13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B拿破仑

6、法典 C人权宣言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进行16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整顿农业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D兴建公共工程17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是

7、( )A新经济政策 B五年计划 C工业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8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对日宣战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A B C D19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印度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D玻利瓦尔解放南美20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A战争与和平 B老人与海 C百年孤独 D人间

8、喜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指南针 图二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船(1)图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什么人起了桥梁作用?请说明图二和图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3)以指南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曾远远超过西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却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分)22(6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

9、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分)(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10、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l)据材料一,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2)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2分)(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24(5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请你为下图建筑所见证的英国社会巨变写一篇短文。(提示:应包括曾在此处颁布的历史文献及其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等,120字左右)英国议会大厦25(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雅尔塔会议 图二欧盟总部材料二二战以来,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为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1)材料一中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哪一国际组织的产生?图二反映的区域性组织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据材料二,中国为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活动,试举两例。(2分)(3)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1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认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