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21810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课堂中如何贯穿人文素质教育李光辉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使之贯穿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位名人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也就是说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其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也就不成其为教育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努力探究、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一、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了在语文课堂中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正确的人文教育思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康德曾经说过:“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高人文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人文素质的学生。而一个自身都没教育好的人,是不可能教育好别人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通过自身独立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健全的个性,宽广的胸怀,深厚的爱心,得体的谈吐,潇洒的举止,优雅的风度,以及对待工作、名利、生活、挫折等的积极态度,展现良好的人格形象,散发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

3、,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不爱学习,不负责任,不讲承诺,没有爱心,缺少民主,主观武断,狭隘片面,言语粗俗,思想消极,精神委靡,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等,那他教育出来的学生肯定大多素质不高,成才率也很低。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掌握相当的人文知识,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以良好的人文精神面貌展示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实施起人文素质教育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人文化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人文化的课堂氛围应该体现为活泼的教风、求实的学风以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人文化的氛围就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精心

4、打造课堂人文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培养其知情意,教其如何做人,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轻松和谐又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在潜移默化里塑造健康人格。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不仅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共同造就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 三、利用教材巧妙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善于挖掘语文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寻求恰当的时机,采取合

5、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探究文中愚公和智叟的形象,思考现实社会中如何对待这样的困难;在教学囚绿记时探究绿的象征意义,思考作者的心态。这些问题都与“人”有关,通过深入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思考人生应如何对待自已、如何对待遇困难。此时语文教师应尽量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

6、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新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很好的设计,语文教师应充分结合本地的地方文化、本校的校园文化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加以开展起来。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我我布置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组,调查老师的生活状况和公务员的生活状况,分析他们的区别,调查离开教师岗位的曾经是教师的人的生活状况并作出分析;观察组,观察记录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一天)。让学生从活动中真切地感受自己平时似乎习以为常的教师要作的伟大,表达出对老师的深深敬意,从深刻的感悟中学会尊敬、关爱、感激。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黄河,母亲河”,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个活动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开展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结合实际,把主题改为“锦河,母亲河”,要求学生从历史、文化、环保、发展等不同角度,分组探究养育我们白水儿女的母亲河锦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殿堂。江西省万载县高城初中李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