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21737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踩高跷》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踩高跷》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踩高跷教学设计 湖南株洲市芦淞区栗树山小学 李佑华课的构思与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易于开展,并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项目踩高跷为教学内容。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踩高跷的学与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体育与健康课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体能,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教材内容选择踩高跷是民族喜庆节日的一项艺体表演项目。在我们湖南很少见到这项体育娱乐项目,城市里的孩子甚至没有见过高跷。为了使这一民间项目能够很好的发展下去,本人才把它作为教材运用到课堂上,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

2、化生活。三、教学思路:踩高跷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体。通过实践,学生对踩高跷兴趣浓厚,高跷既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又容易看到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并对从事这项运动的积极性很高。踩高跷既要控制自身的平衡,又要控制高跷的平衡,两者的平衡必须统一,而且手脚配合要协调,因此本人把踩高跷作为教学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四、教学目标1、通过踩高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这一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2、通过踩高跷的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踩高跷的技术,锻炼学生的胆量,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坚

3、毅顽强的精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五、教学重点、难点移动中身体重心的把握及手脚协调的配合。六、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图片,让学生一张张的欣赏。“同学们,现在老师让你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人都在干什么?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吗?(教师提示)那你们想试试吗?”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开始体育课,首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通过观察后进行提问,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此让学生了解高跷的文化背景。(二)准备活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作辅助性练习,提高学生身体对踩高跷的适应能力。“同学们,我们在进行练习踩高跷之前,为了不至于扭伤关节和拉伤肌肉,与老师一起先活动活

4、动好吗?”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能力,调节运动负荷。(三) 学习尝试:“下面两个同学一组,进行练习。同学们一定注意安全哦!”设计意图:让全体学生先尝试练习,体验踩高跷的动作方法。在尝试中找方法及原因。同时,做到互相帮助、讨论,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四)讨论交流:教师通过观察,让个别由开始不会到已经会的学生来现身谈体会,教师再进行引导,使全体学生理解踩高跷的动作要领。设计意图:踩高跷的动作关键是手脚配合协调用力,控制好身体重心。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动作有个更深刻的认识,比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思考。做到“静中有思,思后再练”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五)重复练习:学生在通过教师的点拨之后,进一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反复练习。对一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拿高度增加的高跷,以增加练习的难度。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设计意图:巩固提高,区别对待。为了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供不同高度的高跷,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六) 竞赛提高:(1)集体比赛,看谁坚持时间长。(2)分组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克服困难,坚毅顽强的精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3)“跟我学”学生创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学会了踩高跷的基本动作,心理基本得到满足。为了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利用比赛、再比赛、创新展示的形式

6、,再次将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体验推向及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探究的学习能力,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的给他们创造自我设计和自我展示的机会。(七)放松活动:在一曲优美舒缓的让我们荡起双浆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踩高跷教案 年级:五年级 人数:40 授课教师:李佑华 教学内容踩高跷学习水平水平三年级五年级人数40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踩高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这一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目标通过踩高跷的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踩高跷的技术,锻炼学生的胆量,发展学生的平衡与协调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坚毅顽强的精神和战胜自我的勇气。重点难点移动中身体重

7、心的把握及手脚协调的配合。步骤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情感目标一8分钟一、体委整队,师生问好。二、教师出示图片三、关节活动及辅助性动作练习。1、移重心练习2、上肢运动3、体转运动4、交叉步练习5、前后左右走6、单边踩练习教师步入课堂,师生问好。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现在老师让你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人都是在干什么?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吗?(教师提示)那你们想试试吗?)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2、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1、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2、全体学生身心投入。四列横队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二27分钟学习踩高跷:掌握高跷的握法、上高跷的动作

8、、移动的要领及下法。1、引入主题,学生尝试练习;2、通过观察踩高跷的动作,比较提高;3、通过游戏体现学生的动作过程并加以提高;4、在提高的基础上,评价自我、评价集体,以利于相互提高。5、学生创新练习。(拓展提高)1、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练习;2、教师指名,让学生谈自己完成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找要领;3、分组互帮练习时,及时纠正错误(巡回纠正);A、高跷斜放角度太大或太小;B、手臂不直抓立柱;C、身体重心把握不好;D、足弓踩横杆没有贴紧立柱;E、双脚踩上横杆没有马上走;F、手脚用力不协调。4、做好计时准备(集体比赛,看谁坚持时间长)。5、教师评价(学生展示)。6、教师组织(分组比赛)。7、“跟我学”

9、创新练习对练习情况做充分的肯定,表扬优秀的,提出希望。练习实践:1、敢于实践,认真练习;2、观察同学动作,虚心请教。3、教师讲解在动作要领时,虚心听讲;4、同学合作练习时,团结协作;5、仔细观察同学动作,做出合理的评价;6、比赛积极参与,奋勇争先。7、尽量能完成教师所做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1、学生自由散开,分散练习;2、四列横队站立;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站位。4、分区域自由散点站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三5分钟放松:让我们荡起双浆1、 师示范领做2、 表扬优秀的,指出不足3、 收检器材,下课。随教师动作进行练习师生再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练习密度4550%运动负荷预计130155次/分场地器材收录机一台高跷40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