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21689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复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C)。A.生产方式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2.组织中的人员是指(B)。A. 管理方式B.管理的主体和客体C. 管理手段D.管理的媒介和依据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 国民经济管理B.工业经济管理C. 企业管理D.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方法4.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具有(C)。A.复杂性B.精确性C.创造性D.有效性5. 作为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的是(D)。A. 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比较研究法D.唯物辩证法1. (B)认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产阶级利己主义。A. 詹姆斯斯图亚特B.亚当

2、斯密C.泰勒D.法约尔2.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 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 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D.提高工人的满意度3. 韦伯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为(D)。A. 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实验心理学之父D.组织理论之父4. 梅奥在霍桑试验(D)阶段认识到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A. 工场照明试验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C.大规模访谈D.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5.提出“社会人”假设的是(D)。A.决策理论B.权变理论C.社会系统理论D.人际关系学说6. (D)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

3、用的“万能”的管理理论手段和方法。A.社会技术系统B.经验主义C.管理科学D.权变理论1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C)。A.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B.执行计划C.制订计划D.决策2具有首位性的管理职能是(B)。A.组织B.计划C.领导D.控制3. 编制计划最关键的一步是(C)。A.拟定备选方案B.评价各种备选方案C.选择方案D.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预测4. 在决策时具有一定自由处置权指的是(C)。A.规则B.程序C.政策D.标准5. 长期计划往往是(C)。A.战术计划B.财务计划C.战略规划D.人力资源规划1确立目标是(A)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A.计划B.人员配备C.领导D.控制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目标管

4、理的优点(D)。A.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B.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责任心C.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D.有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的缺陷3. 企业中对某一部门有利的目标并不总是有利于企业整体,各部门的目标之间有时常常会发生矛盾,产生冲突和干扰。这反映了下列目标的哪种属性(B)。A.目标的层次性B.目标是一个网络体系C.目标的多样性D.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协调4. 北斗公司的总经理刘冰在一个职业培训中学习到了很多目标管理法的内容。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以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为此,他准备在公司中实施这种管理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和各个部门的主要的负责人协商确定如何为各部门制定目标。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

5、有着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你认为哪种看法是正确(D)。A. 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应该确立较高的标准B. 考虑到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的目标应该设置最低的标准C. 目标的确定应该略高于各部门的现有能力,但要是各部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D. 各部门情况不一样,有的部门宜采用高标准,有的部门则宜采用低标准5. 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称为()。A.主要因素B.关键因素c.限定因素D.环境因素1. 决策的标准遵循(B)原则。A.最优化原则B.满意性原则C.目的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2. 政策指导矩阵即用矩阵来指导决策,是由(C)创立的。A.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西方电气公司C.荷

6、兰皇家壳牌公司D.马克斯韦伯3. 头脑风暴法选择专家的人数为(A)。A.510人B.1025人C.3050人D.50人以上1. 作为动词的组织指的是(B)。A.群体B.职能C.结构D.体系2. 按照管理幅度的大小及管理层次的多少,就可形成两种结构:扁平式组织结构和(D)A.矩阵制组织结构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锥形式组织结构3. 最早使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B)。A.职能制组织结构B.直线制组织结构C.扁平式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1.同职权共存的是(D)。A.群体B.职能C.结构D.职责2. 转移到参谋人员和部门的直线职权称为(C)。A.直线职权B.参谋职权C.职

7、能职权D.指挥权3. 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称为(D)。A.代理B.分工C.授权D.分权1. 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的面试形式为(C)。A.混合式面试8.压力面试C.结构化面试D.非结构化面试2(B)的一些培训中心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实行一种称为“篮子计划”的方法。A.美国B.德国C.法国D.加拿大3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评,通过征询被考核人的上级、同级、下级和服务的,各方面的意见来对他的工作进行评价是(B)。A.同级考评B.360度考评C.下级考评D.同事考评4. (C)综合了关键事件法和评分表法的主要要素,考评者按某一序数值

8、尺度指标打分。A.书面描述法B.目标管理法C.行为定位评分法D.多人比较法1. 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差异在于领导者具有一些可被确认的基本特性,持这种,的理论被称为(A)。A.路径一目标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领导特性理论D归因理论2. 根据管理方格图理论,对生产高度关心而对人很少关心的管理是属于哪种类的领导风格(A)。A.任务型B.俱乐部型C.团队型D.贫乏型3.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表明,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的提高,领导者应该相应地改变的领导方式。对于高成熟度的下属,应采取(B)的领导风格。A.高任务、高关系B.低任务、低关系C.高任务、低关系D.低任务、高关系1按照沟通的渠道或途径不同,沟通可以分为

9、(C)。A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B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C.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D.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2(C)有助于同级部门或同级领导之间的沟通了解。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C.平行沟通D.斜向沟通3. 某公司质管部经理在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步骤、措施等方面与公司主要专有不同看法。该质管部经理认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上下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领导则认为,他们是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只是质管部经理的质量控制方案成本太高且效果不好。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矛盾呈现激化现象。一天上午,质管部经理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班,而质管部经理则认为自已主持的质改推进计划

10、。在紧要关头,一时脱不开身,公司领导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们做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支持甚至是阻挠自己的工作。因此,质管部经理不仅拒绝了领导的安排,还发了一通脾气;而公司副总也十分恼火,认为质管部经理太刚愎自用,双方不欢而散。你认为这里出现的沟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B)。A. 副总发送的信息编码有问题B. 信息传递中出现了噪声C. 质管部经理对于公司副总的反馈有问题D. 质管部经理对于信息的译码出了问题4. 下述对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A. 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 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C. 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的效果D.

11、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地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5. 比较链式与网式两种信息沟通网络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C)。A.链式网络采取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传递过程中不易出现失真情况B. 网式网络由于采取全面开放的信息传递方式,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C. 网式网络比链式网络更能激发士气,增强组织的合作精神D. 链式网络比网式网络更能激发士气,增强组织的合作精神1. 某公司改善了职员A的工作条件,职员A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不久职员A接到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这可运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解释(D)。A. 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2、)。A. 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决定的,而需要则是由动机引起的B. 从需要到目标,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C.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D. 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地说是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3. 俗话说“饥寒起盗心”,但古人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据管理学的有关原理,以下哪一项对这一俗语、格言所做的解释比较恰当(C)。A. 此俗语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格言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B. 此俗语、格言均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不过需求层次不同C. 此俗语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格言符合赫兹伯

13、格的双因素理论D. 此俗语符合期望理论,格言符合需求层次理论悖4. 如果员工甲认为与员工乙相比,自己的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员工甲会采取的行为是(B)。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努力增加员工乙的报酬D.使乙减少投入5.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B)。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忽视1. 控制就是使事情按计划进行。为此就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随时监控是否存在偏差。在发现偏差后,有人提倡“消灭偏差”,对于这种提法你如何看待(C)。A. 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只有消灭了偏差才能确保计划的顺

14、利实现B. 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如果要完全消灭偏差成本太高了C. 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关键问题是找到偏差出现的原因,消除原因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D. 以上提法都不正确,2. 某企业到了2月底,发现甲产品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才完成了40,便采取日夜轮班的方式以完成计划;发现乙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立即决定停止生产。这些措施(C)。A.均为反馈控制B.均为前馈控制C. 前者为反馈控制,后者为前馈控制D. 前者为前馈控制,后者为反馈控制3. 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信息时,首先要(B)。A.判别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B.判别偏差的严重程度C.找出偏差产生的确切位置D.找出偏差产生的责任人4. 现场控制是指某

15、项活动(B)。A.在开始前实施的控制B.在进行中实施的控制C发生变化后实施的控制D.严生成米后买施的控制5. 持续不断地“救火”,解决现场中出现的紧急问题,这意味着管理者应该开始着手考虑以下何种行为了(D)A.修正控制标准B.组织更多的人员采取纠正行动C.衡量实际绩效D.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1. 预算是指用数字说明企业经济活动的(D)。A.综合计划B.业务计划C.管理计划D.财务计划2. 控制生产进度的图表最早是由(C)发明的。A.泰罗B.卡尔巴思C.亨利甘特D.法约尔3. 以下是几条关于信息时代的评述,你最赞同其中哪一条(B)。A.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信息的提取及处理能力至关重要C.所需信息均可方便地从网上下载D.信息的处理可以变得非常经济4. 某企业为强化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建立了一个旨在能全面、速、准确地反映各有关部门、个人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系统。但该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必要的信息总不能按时输入。当事人抱怨说输入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很麻烦,没有时间输入。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表明(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