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21474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稳态与环境记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级高二生物记忆部分生物必修3记忆内环境和稳态(1)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含量占2/3。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叫人体的内环境。三者关系?血浆与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中的水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有: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细胞、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如淀粉酶、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理解)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是7.357.45,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稳态的

2、概念和生理意义A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B稳态的生理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可导致疾病。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

3、体等。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有2个神经元。神经元在形态上与其它动物细胞的不同处:有突起。2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未兴奋时是外正内负,兴奋时为外负内正。兴奋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特点:是双向传导(2)神经元之间:突触的传递特点:单向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树突膜或胞体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突

4、触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是小脑。下丘脑的功能:调节水分平衡(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调节中枢)、调节血糖(参与神经调节)、调节体温(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激素分泌(可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人脑的高级功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人脑所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运动性失语症损伤的是大脑皮层的S区。5、一些激素的

5、化学本质:下丘脑(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分泌的激素都属于蛋白质、多肽类的;甲状腺激素为含碘氨基酸;性激素为脂质中的类固醇。蛋白质、多肽类激素不宜口服来治疗相应疾病。注:下丘脑可参与水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相对稳定调节(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6、血糖的平衡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血糖的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相关激素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升血糖)、肾上腺素(升血糖)。如下面的体液调节:

6、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三促两抑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7、具有反馈调节的实例: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羊与草的数量调节(以上是负反馈),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以上是正反馈)8、反馈调节 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意:激素不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10、

7、参与调节的化学物质有C02、H+、激素等,其中C0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11、调节渗透压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12、影响脑发育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成年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抗菌物质(溶菌酶等)、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物质基础有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2)

8、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3)抗原:是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菌、病毒、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癌细胞、移植的器官等。抗原的特性:a.异物性b.大分子性c.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 (4)抗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分布:主要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化学本质:球蛋白。 功能:与特异性的抗原相结合(5)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特定抗原的是:吞噬细胞(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a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b自

9、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c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如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HIV是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它主要攻击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能力。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 (1)实验过程:向光性实验,感光性实验,琼脂对比实验,分离、提纯、鉴定。 (2)实验结论: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注:无尖端,有琼脂块,不会实现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单侧光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向光侧少);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10、具体是促进尖端以下的细胞伸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都可合成生长素,其合成不需要光照。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两重性:适宜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能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胚芽鞘的向光性、茎的背地生长只能说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降低)。 (2)典型实例:顶端优势(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应用)。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根据顶端优势,对果树进行修

11、剪,棉花摘心,促进侧枝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生产木材则要保护顶端,发挥顶端优势。 (3)生长素类似物(2,4- D)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插枝容易生根(不定根)而成活; 培养无子番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注:此无子性状不遗传)。4、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有: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赤霉素(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注:生长素是促进果实发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12、,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这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用乙烯利催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长;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生产淀粉酶。负面影响: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不当,会造成损失6、乙烯催熟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引起7种群和群落1、什么是种群?2、什么是群落?3、什么是种群密度?4、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5、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及适用的情况6、估算种群密

13、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7、什么是样方法?8、为什么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容易调查?9、草本植物的样方面积一般是多少?10、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取样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11、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1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只能用标志重捕法?13、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关系是怎样的?14、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15、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16、什么是年龄组成?它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种群的构成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怎样?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2、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4、种群密度5、逐

14、个计数(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逐个计数非常困难)6、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灯光诱捕法、取样器取样调查7、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8、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9、1m210、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11、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12、不是,对活动能力不强,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也可用样方法,如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调查、昆虫卵的密度调查、蚯蚓的密度调查;很多土壤动物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趋光性昆虫还可用灯光诱捕法13、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密度14、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5、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16、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