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技术研发、政府管理、机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要改变现状取得更大进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关键词:数控技术 ,现状 ,成绩 ,问题 ,对策一、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所取得的成绩机床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也一直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确定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通过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我国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1、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近年来,国内功能部件企业纷纷知难而上、苦练内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国的数控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如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的出口额增幅都很大2、技术开发进展速度较快“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都将数控机床列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在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中分别安排了“精密制造与数控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和“数控关键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支撑技术及应用”项目。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高、精、尖”数控设备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迫使国外一些公司在高档数控系统上对我国全面开放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多(五)坐标联动的关键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而且使该技术的应用进入实用化阶段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也取得很大成绩,己研制完成的五轴联动车铣复合中心、五轴五面加工中心、双主轴车削中心等关键设备均已实现商品化高速加工技术(HSM)研究与应用也取得重要进展3、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五轴联动、复合加工、数字化设计以及高速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自主开发了包括大型、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精密及超精密数控机床以及一大批专门化高性能机床,并形成了一批中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4、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水平、制造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功能逐步完善,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部件开发出了高速主轴单元、高速滚珠丝杠、重载直线导轨、高速导轨防护装置、直线电机、数控转台、刀库与机械手、A/C轴数控铣头、高速T具系统、数字化量仪等高性能功能部件样机,其中有的品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5、中高档数控系统开发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成果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在中档数控系统的开发和生产上取得明显进展。
初步解决了多坐标联动、远程数据传输等技术难题;为适应数控系统的配套要求,相继开发出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主轴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高档数控机床的国内供应能力不足尽管我国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但国产数控机床以低档为主,高档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机床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研究T作主要在行业性的研究院所进行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优秀技术人才虽然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通过技术引进、海内外并购重组以及国外采购等获得了一些先进数控技术,但缺乏对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忽视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慢3、产品质量、可靠性及服务等能力不强国产机床在质量、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质量方面,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指标MTBF与国际先进数控系统相差较大国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MTBF与国际上先进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在交货期方面,绝大多数企业由于任务重拖期交货。
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市场开拓、成套技术服务、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市场快节奏和个性化的要求4、功能部件发展滞后机床是由各种功能部件(主轴单元及主轴头、滚珠丝杠副、回转工作台和数控伺服系统等)在床身、立柱等基础机架上集装而成的,功能部件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机床整体技术与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发展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所以功能部件的创新也深深地影响着数控机床的发展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已有一定规模,电主轴、主轴单元、数控系统等也有专门的制造厂家,其中个别产品的制造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上,我国机床功能部件发展缓慢、品种少、产业化程度低,精度指标和性能指标的综合情况还不过硬目前,滚珠丝杠、数控刀架、电主轴等功能部件仅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配套需要衡量数控机床水平的高档数控系统、高速精密电主轴、高速滚动功能部件等还依赖进口三、加快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策略我国发展机床业有得天独厚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未来几年,汽车、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在我国将会强劲发展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机电装备工业对机床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国目前高档数控机床和成套成线设备的开发、生产能力,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
1、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自主开发、制造能力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必须快速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自主开发、制造能力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必须与数控机床和功能部件的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要以高档数控机床发展为主攻目标,提高整机可靠性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国产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配套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在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中的配套能力;加强数控机床基础开发理论的研究、基础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搞好行业标准和专利工作,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夯实基础2、以功能部件为基础,以关键共性技术为支撑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关键部件是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的基础,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发展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快发展,提高专业化、批量化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产品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依赖于共性技术的支撑基础技术研究是机床整体水平提高的前提和保障,是机床设计的关键和基础,对于我国机床行业迈上新台阶,解决机床开发中低水平重复和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鼓励支持机床行业企业的并购重组我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企业多且实力较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机床行业企业要抓住当前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支能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床制造企业或企业集团。
企业的并购重组要充分利用地域经济、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的互补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竞争能力:有利于缓解和避开竞争密集带,推进差异化竞争,实现资源整合技术上的相互支持企业的并购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切忌任何形式的“拉郎配”4、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既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源头,也是企业产品的基础试验,研究基地为保证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企业必须围绕新产品关键技术而开展必要的试验研究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是我们在产品开发方面的薄弱环节,必须予以加强,又如在发展立式加工中心上,为用户预留第4轴接口的问题也应引起注意现今国外一些厂家以其配备第4轴接口作为产品特色,这也体现为用户服务的精神增加第4轴接口,使加工中心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扩展,使用户在满足新零件加工上又方便了许多5、加快技术引进与国际合作为了较快得到最新技术,企业可直接与国外科研院所和国外一流企业合资、合作,以市场换技术,以有限的资金换取无限的发展,实现主流产品生产的高起点、成批量、专业化在引进与合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某些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先进技术有引进的可能,则通过引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技术基础较好的领域,集成现已形成一定优势的技术,与用户结合,产学研结合,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力求在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四、总结总而言之,我国的数控技术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所以,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亦不可骄傲自满,我们必须继续脚踏实地的为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争取早日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使我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参考文献:【1】 胡兴军 屈 平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综述,广西桂林,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4(02)【2】 王立平 ,关于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几点思考,航空制造技术,2010(04)【3】 南 方 ,论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机电新产品导报,2004(06)【4】 杨 冰 ,论我国数控技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对策,江苏·建湖,科技经济市场,20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