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14600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你

2、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2、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

3、意读准生字、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课件出示词语: 日寇 晋察冀 磨盘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气壮山河 横七竖八 粉身碎骨 坠落山涧 叽里呱啦 指名读。边读边谈感受:读了二、三两组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带着感情再来齐读这些词语。哪些字你认为最难写的,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书写生字。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交流。4、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个自然段写事情的起因?起因是什么呢?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填空。5、交流,课件出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6.初步感悟五壮士的精神品质(1)

4、课题中“壮”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五壮士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再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三、学习第一、二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三段。2、学生结合影片、战争背景、课文内容进行讨论。(1)默读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接受的任务?(2)在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的情况下接受的。敌我力量悬殊,3万敌人对5人,敢于接受这样的重任的确需要胆量。难道五位战士没有想到任务的艰巨性吗?他们虽有完成任务的决心,但他们能完成这任务吗?(3)学生齐读第二段并思考:课文从怎样描写五位战士

5、痛击敌人的?留在你的脑海中的五壮士各有什么特点?(4)交流,朗读指导。马宝玉(沉着) 葛振林(勇猛) 宋学义(老练)胡德林、胡福才(严肃、专注)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一部分。四、课堂小结: 五壮士胜利地完成掩护任务,可他们依旧要面临生死抉择,下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进一步感受五壮士之壮英雄气概和壮士情怀!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上节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也给课文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是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我们还共同学习了一二三部分,相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有这两个画面一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因为通过这两个画面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英雄本色,什

6、么是壮士情怀。下面让我们再次诵读来表达我们的崇敬。(出示ppt) 同学们,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才是壮士情怀。五壮士在接受任务那一刻就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这节课让我们学习四五部分,让我们继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士情怀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1、首先是顶峰歼敌,是哪几个自然段? 在这个场景中,有哪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好,读出来。 生: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老师也收集到这方面的图片,班长砸敌人的画面。(

7、出示ppt) (1)、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 (抢、夺、插、举、喊) (2)本段除了抓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还抓住了什么描写使场面更具体?(语言描写) 关注标点,从两个感叹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对日寇的憎恨。 (3)课文就是抓住五壮士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把他们用石头砸敌人写具体。现在比照这两句话,哪个更令你震撼?有什么区别,你有何体会? “雹子”是什么?你见过下雹子时候的情景吗?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个句子跟第二个句子比,还多了什么? (4)同学们,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十个小时的劳累,不顾

8、累累伤痕的巨痛,猛地举起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此时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 那么中国人的仇恨又是什么?日寇在我们中国犯下了许多滔天大罪,请看资料(白板出示) (5)、读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想大家一定有话要说,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6)谁来用你的朗读来体现五壮士的决心(学生练读)2、同学们,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才是壮士情怀。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让我们自由朗读第五部分。读完后请你好好的琢磨琢磨,五位壮士是带着怎样的情感跳下山崖?(出示ppt) 胜利的喜悦(他们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对日寇的憎恨。(砸枪,为什么砸?) 对党的热爱(口号)3、我

9、们一起来喊喊这口号(读)4、学到这,我们明白,五壮士完成任务后,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带着(对日寇的憎恨)和(对党的热爱),昂首挺胸,相继跳崖。5、五壮士用他们的举动和壮烈豪迈的口号,向日寇和所有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所以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到,让我们一起深情诵读。三、资料展示,深情缅怀 1、 同学们,深情诵读是一种缅怀,用电影来记录也是一种缅怀,接下来,让我们再次瞻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壮士情怀。(插入Flash影片)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五壮士在牺牲的那一刹那,脸上尽情表露的是( ),尽情表达的是( )和 ( )。这是何等的壮烈、豪迈。让我们一起颂读第六自然段,一

10、起颂读这悲壮的一幕,把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 2、展示资料 正是因为有这些英勇壮士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庆祝65岁欢庆时刻,我们无比怀念这些壮士,最后,让我们用心凝望屏幕,用心铭记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跳下悬崖 顶峰歼敌 喜悦 引上绝路 憎恨 诱敌上山 热爱 接受任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中,我和学生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学生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这得归功于

11、: 1、熟备课文 ,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 在组织学生进行对五壮士的言行的语句进行品味的这一板块,必须要求教师要随机应变中,而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约束。2、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课堂上我利用好教师的评价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入情地读、写。3、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教师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这节课我做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让学生能入情地“写”。课堂中让学生游刃有余,个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一样的教材,可以有不一样的教法。教学只有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格式为标题宋体小二加粗,正文仿宋四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