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14487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刺止痛六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疼痛初探【摘要】 目的 针刺该六穴位观察临床止痛疗效。方法 应用手三针或足三针为针灸处方对 相关疼痛的患者施以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针 刺止痛六穴治疗疼痛病疗效显著。【关键词】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止痛是针灸的拿手绝活。而就教材及相关资料统 计,人体14经络361个腧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痛的就大约有196 个穴位。若 再加上经外奇穴、天应穴、耳穴等等,真是难以计数。而且这么多的穴位,临床 使用起来也比较复杂。所以笔者综合相关书籍、资料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发现 该六个穴位的在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方面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

2、现报告如下, 以供参考。1 止痛六穴手三穴:后溪、中渚、间谷(经验穴)足三穴: 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2 六穴适应症简述2.1 手三穴间谷穴:这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 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 症。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 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 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 寒结水等 17种病症。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

3、热症,鼻衄 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 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 单乳蛾等 22 种病症。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 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 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 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后溪,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 本节后陷中。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 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

4、。”医宗金鉴谓:“手足拘挛, 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卒然昏仆,不能言语,癫痫不省人事,瘈疭抽掣,头痛及 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 不能解,牙齿腮龈及咽喉肿疼,手足麻痹,破伤受风,寝汗。” 以上三个穴位均在手掌背侧部,且系手三阳经的循行线上,分取之可治各自 的主症,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 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背、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 痛麻木疗效甚为理想。笔者在治疗上列部位的痛症肿胀,或头痛、牙痛、偏头痛、 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常用手三针、足三针,往往有拔针而 止痛的效

5、果。(注: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虚为度。)2.2 足三穴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资生经谓:“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瘘,善啮颊,天 牖中肿,淫泺,(骨行)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心痛,周痹痛无常 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痎疟日发,妇人月事不利,季肋支满,乳痈。”医宗 金鉴临泣穴,主治歌:“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 眼赤而痛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症,游风瘙痒筋牵缠,腿痛胁胀肋肢痛,针入临 泣病可痊。”内庭,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线上,第二、第三蹠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 陷中。其主治,针灸聚英谓:“四肢厥

6、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 咽中引痛,口喎,齿龋,疟不思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 出,赤白痢。”其中并没有关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内容。但笔者在临症中单刺内 庭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痛麻等症效果特 别突出。太冲,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线上,在第一、第二蹠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 本节后 1 寸 5 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其主治,针灸聚英谓:“主 心痛脉弦,走黄,瘟疫,肩肿吻伤,虚劳浮肿,腰引少腹痛,两丸骞缩,溏泄, 遗尿,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大 便难,便血,小便淋,小肠疝气痛,溃疝,小便不利,呕血

7、呕逆,发寒,嗌干善 渴,肘肿,内踝前痛,淫泺,(月行)酸,腋下马刀,疡漏唇肿,女子漏下不止, 小儿卒疝”等多种病症,大致有 7 种与本文有关。太冲对大小腿内侧的疼痛麻痹、 足肿筋挛,腰卒然疼痛等痛症单刺之亦有良好的效果。3 手三针、足三针的适应症 手足三针除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疗效显著之外,同样对其他相关疼痛也具有很好的 疗效,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牙痛等等 4、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的作用机理 颈肩腰腿痛是现在一种常见病,其致病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除机体的组织病 变外,还与年龄、发育、体质、解剖变异、工作体位、外界环境变化及刺激等有 密切关系。而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来治疗该疾病,

8、主要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作用机 理。手足三针的6 个穴位所在经脉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 阳小肠经及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从经络走向分析:手三阳经 的走向是从手走头,与足之三阳经相接续,足之三阳从头到足,与足三阴相接, 足三阴从足到腹,再交给手三阴手三阴从胸到手,这样循环无端,息息相通,联 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通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 关于手三针、足三针,即手三穴、足三穴的经脉循行线路见图。足少P0经子时23-1地去会足临泣X阳明田月经头庭 内来关 归*房fa I陵敢冲AUJ 辰5 手三针、足三针具有以下特点5.1 取穴少。手三针

9、、足三针取穴数最多也只是手足各三针。但是在一般情况 下只取13个穴即可,手三针足三针同用者极少极少。5.2 进针快。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 l 秒。5.3 手法快。针如闪电一样进入穴内,手法要如疾风飞箭一徉。从进针到手法 完成约几秒种。5.4 得气快。手法快的特殊效应就是得气快,手法到时立即得气,酸麻重胀应 针而至。5.5 收效快。入针即效,快者几秒钟慢者10余秒钟,就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5.6 针刺时间短。针刺时间的长短,是与疗效的有与无、好与差有关。收效显 著,即可出针,针感差没效果时间就可稍长一点。笔者在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时 从入针到出针多在1分钟左右, 23分钟者较少。6、取穴

10、原则 手三针、足三针有其一定的取穴原则,一是以经络的循行线路进行取穴,即循经 取穴,二是经验取穴。一般的讲,巅顶痛、颈椎病、手颤抖、大小臂拘急、脊背痛、腰脊痛、尾骨痛、 急性腰痛、扭伤、三叉神经痛、牙痛等手太阳经和督脉经的病痛,取后溪(后溪 通于督脉)。肩前痛、肘痛,大、小臂桡侧痛麻,拇食指痛麻、牙痛等,取间谷。大小臂麻木疼痛、手指振颤、握物无力、肘痛等,取中渚。如肩周炎及肩前后的 病痛,可三针同取,亦可以间谷为主配中渚,或配后溪,总之应以疗效既好取穴 又少为宜。手三针、足三针是以手三针为主,足三针为辅。本文所涉及的病症,往往取手三 针即可治愈,但在不少情况下,特别是腰腿痛足(月付)足趾麻痹肿痛等,足三 针是必用之穴。足三针以足临泣为主穴。后面所治病例,对取穴甚有帮助,可供 参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