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144657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远近的奥秘课时:2-3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第1节课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组织教学: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

2、近大远小。2、讲授新课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3、师示范先找到消失点。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 第2-3 节课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

4、)、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风景写生课时: 3-4 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第1 课时)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

5、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

6、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第2-4 课时)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心中的风景课时:2-3课时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 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 三、教具与学具

7、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可用优秀学生作业)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 1选景构图。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

8、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 (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

9、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 (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 课时:3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

10、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1-2 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

11、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3 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 一、 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水墨画动物 (第1

12、-2 课时)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

13、热爱。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讲述调墨、调色。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水墨画动物(第3-4 课时)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课堂教学: 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