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144101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1、小班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在故事中感受“吃饭时要用心,不要铺张粮食“的道理。 3、幼儿能乐观的回答下列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 4、训练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预备故事的PPT、录音三、活动过程: 1.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日教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莫非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倾听与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观

2、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其次遍分段观赏(结合PPT)师依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处处都是?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 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引发争论,体会故事主旨(1)幼儿争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寻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用心,不要铺张粮食。同时将幼儿的争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

3、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4.活动延长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嬉戏,渐渐培育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训练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训练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力量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训练,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展训练。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忙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仆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

4、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测: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头故事的观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奇怪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环节二是故事的观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争论。由于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观赏实行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洁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观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其次遍观赏时同时采纳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索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下列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也许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

5、好的习惯。 环节三是争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观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争论,帮忙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寻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依据生活阅历先自己探讨出好的方法,最终我准时地将幼儿的答复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的延长活动则是在日后进餐过程中

6、组织“不做漏嘴巴“的嬉戏,渐渐培育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训练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训练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力量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训练,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展训练。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忙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大公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惜、喜爱大公鸡的情感。 3. 感受

7、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 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局部。 1. 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 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开心地心情。 3. 进展简洁地歌表演,重点提示幼儿左手动作。 二. 学习歌曲大公鸡。 1. 观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 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 分小组连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 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终一个字处理为默

8、唱,并用拍手表现。 6. 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局部或后半局部处理为默唱。 活动反思: 大公鸡是小班幼儿生活中常见和喜爱的动物。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换洗衣服是谁洗的,接着我出示大公鸡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让孩子们总结出它的羽毛五颜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然后请幼儿观赏音乐,认真听听大公鸡是用什么洗澡的。让幼儿自主倾听,原来大公鸡是用沙洗的。最终引导幼儿在唱歌、表演、做动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动中,激发幼儿爱惜、喜爱大公鸡的情感。 通过嬉戏活动,加深了他们对大公鸡的熟识,进一步了解了大公鸡的生活习性,知道了大公鸡是怎样洗澡的,丰富了他们的学问的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有关

9、动物、了解大自然的活动打好了根底。 3、小班音乐大公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惜、喜爱大公鸡的情感。 3. 喜爱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嬉戏的欢乐。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预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局部。 1. 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 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开心地心情。 3. 进展简洁地歌表演,重点提示幼儿左手动作。 二. 学习歌曲大公鸡。 1. 观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 学习按歌曲的节

10、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 分小组连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 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终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 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局部或后半局部处理为默唱。 活动反思: 唱歌活动的重点是演唱歌曲,小班的孩子对唱唱活动总是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对唱歌没有兴趣,演唱时往往是教师唱得多,怎样让孩子在唱歌活动中体验到唱歌的乐趣,乐观参与唱歌活动呢?这是我始终思索的问题。今日的活动要求幼儿用对唱与默唱的方法演唱歌曲,虽然本次活动的内容许多,但是这种新型的演唱方法很吸引幼儿,让我对唱唱活动又重拾信念了。 4、小班社会活动

11、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在故事中感受“吃饭时要用心,不要铺张粮食“的道理。 3、幼儿能乐观的回答下列问题,增加幼儿的口头表达力量。 4、训练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预备故事的PPT、录音三、活动过程: 1.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日教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莫非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2.倾听与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观赏(录音)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12、 (2)其次遍分段观赏(结合PPT)师依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处处都是?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 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引发争论,体会故事主旨(1)幼儿争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寻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用心,不要铺张粮食。同时将幼儿的争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4.活动延长在日后进餐

13、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嬉戏,渐渐培育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训练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训练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力量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训练,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展训练。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忙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环节: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仆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测:小弟弟

14、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头故事的观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奇怪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环节二是故事的观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争论。由于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观赏实行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洁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观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其次遍观赏时同时采纳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索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下列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也许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环节三是争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观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争论,帮忙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寻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