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14331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原子核的组成5.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原子核的组成九江市同文中学 艾利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及放射性元素。2、知道三种射线的特征,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3、知道原子核的组成,会正确书写原子核符号,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原子核的组成。教学难点: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

2、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原子核。本章主要介绍了核物理的一些初步知识,核物理研究的是原子核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是微观世界的现象。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部是什么结构呢?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呢?它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原子核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居里和居里夫人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对铀和含铀的

3、各种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又发现了发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其中一种,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为钋(Po),另一种命名为镭(Ra)。(二)新课教学1、天然放射现象讲述:(1)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2)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2、射线到底是什么?教师:那这些射线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激发着人们去寻求答案:把放射源放入由铅做成的容器中,射线只能从容器的小孔射出,成为细细的一束。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发

4、现射线如图所示:(投影)思考与讨论:(1)你认为将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2)如果射线,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的话,根据图判断,他们分别带什么电荷。(3)如果不用磁场判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射线分成三束,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洛伦兹力,说明其中的两束射线是带电粒子。(2)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射线是正电荷,射线是负电荷。(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要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加一偏转电场,也能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如图所示。教师:我们已经研究了这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那么这些射线还有哪些性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填写表格。

5、学生看书,进行总结。总结:(1)实验发现:元素具有放射性是由原子核本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不管该元素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和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或者对它施加压力,或者升高它的温度,它都具有放射性。(2)三种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粒子,能量很高,都来自于原子核内部。这也使我们认识到原子核蕴藏有巨大的核能,原子核内也有其复杂的结构。学生对照表格,理解书本知识。点评:通过对照表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规律性质。提出问题:一束射线射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会怎样变化?为什么?学生回答:张角会变小。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判断错误,这里主要是要考虑粒子的强电离能

6、力。3、原子核的组成提问:(1)质子:由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 (2)中子:发现的原因是什么?是由谁发现的?(3)原子核的电荷数是不是电荷量?(4)原子荷的质量数是不是质量?学生看书,然后回答问题:(1)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发现原因:如果原子核中只有质子,那么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应等于质子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但实际却是,绝大多数情况是前者的比值大些,卢瑟福猜想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3)不是,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量总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就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4)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总结:(1)质子

7、带正电荷,电荷量与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 ,中子不带电,(2)数据显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十分接近,统称为核子,组成原子核。(3)原子核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原子核的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5)符号表示原子核,X:元素符号;A:核的质量数;Z:核电荷数思考: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4、同位素讲述:(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称同位素。(2)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数目,也决定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情况,进而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因而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

8、的化学性质。提问:列举一些元素的同位素?学生回答:氢有三种同位素:氕(通常所说的氢),氘(也叫重氢),氚(也叫超重氢),符号分别是:。碳有两种同位素,符号分别是。例题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叙说,正确的是( )A. 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结构B. 天然放射性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还有复杂结构C. 质子和中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例题2. 将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入顶端开有小孔的铅盒S里,放射线便从小孔中射出,沿带电平行金属板A、B之间的中线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电场,轨道如图所示,则:轨迹 是a射线, 轨迹 是b射线, 轨迹 是g射线. 板带正电, 板带负电.(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同学交流。(四)布置作业1、完成“问题与练习”中的2、5、6。2、认真阅读课后的“科学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