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一)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随着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二) 学习第二段师:自由地读一读36小节。生:36小节。师:课文其实为我们描画了三个场面分别是保大堤、抗洪水、救灾民。(板书:保大堤、抗洪水、救灾民)抄下来生:抄下来师:与洪魔英勇搏斗的子弟兵们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文中就介绍了这样一位人物,他是谁?快速默读第4小节。生:默读师:谁来深情地读一读黄晓文的故事?生:第四小节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
2、钉扎了进去师:一根,铁钉硬生生地插入了脚掌,疼不疼?生:疼!师:再读一遍生:读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黄晓文是位怎样的战士?生:(勇敢,无私)师:其实文中对黄晓文的细节描写很简单,就是他的一句话和一连串的动作。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黄晓文说的一句话。谁来?注意是大声地说。生:来不及了!师:是什么来不及了?生:(救险,保大堤)师:是啊,他知道,大堤随时都会坍塌,也许,一分钟的松懈就会使无数房屋被冲毁;一秒钟的休息就会使无数人的生命被夺去。所以当团长要派人去找随队军医时,黄晓文大声说生:来不及了!师:这句来不及了,还包含了黄晓文对保大堤的坚定!我们再读一遍!黄晓文大声说生:来不及了!师:说着生:一咬
3、牙又爬上了大堤。师:看看,这里有一系列的动作,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笔,把这些动词圈画下来。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生:(咬牙、一拔、扯下、捆、扛、爬)师:这些词语体现出了时间的紧迫,动作的迅速,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这段话,注意语速要快、节奏要稳!每个动词都包含了黄晓文的坚忍,读出打到心坎里的感觉。说着,一咬牙一二。生:读师:黄晓文的奋不顾身不仅体现了黄晓文的铁汉精神,更体现了所有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骨!让我们把黄晓文说的话和这串动作读一读。黄晓文大声说,一二生:黄晓文大声说又爬上了大
4、堤。师:学到这里,我们来看一看第2小节和第4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第2小节着重描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我们看文中的“官兵们”“战士们”“人民子弟兵”都是一个群体,文章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群体的英勇形象和精神面貌。我们再看第4小节,它着重描写了连长黄晓文的行为表现,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作者以点带面,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来展现整个战场人民子弟兵们的英雄气概。如果你们比较一下,不难发现点的描写比面的描写更加?生:(细致、具体、真切)师:这两个小节的不同写法,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战场上的情景,以点带面,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的同学可以加以借鉴,在平日的写作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
5、我们的文章更具体、更全面、生动。像黄晓文这样可歌可泣的事迹,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在第3小节中可以找到,那就是(板书:铮铮铁汉)生:铮铮铁汉。师: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到了救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的。让我们齐读第5小节,“汹涌的激流中”,一二。生:读师:让我们先看第一句话。男生来读!生:【汹涌的激流中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师:这儿战士们驾驶的是什么?生:冲锋舟。师:用“驶向”不是更准确吗?冲锋舟又不会飞,为什么作者却连用了三个飞向呢?生:(1、冲锋舟的速度快2、人民子弟兵抢救群众的急切心情)师:
6、谁来试试再读一遍这句话,读得急促一些!生:读生:读师:好,第一大排读生:读师:第二大排读生:读师:第三大排读生:读师:第四大排度生:读师: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女生来读,从【在安造宛】到【以生的希望】,注意,要有感情的朗读。生:读师:战士们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救助了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群众,他们都救了谁?生:幼儿园老师周运兰。生:小江珊。师:周运兰和她的30多个孩子被困在快灭顶的房屋里,长沙警备区的冲锋舟把孩子们一船船抢救上岸,周老师坚持要在最后走,等冲锋舟来救周老师时,洪水越来越急,浪头越来越高,冲锋舟被掀翻,沉到了水里。就这样,营救一次次失败,周运兰只身一人困在一栋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的三楼上
7、三天三夜。万念俱灰的她想到了她那刚满两岁的女儿,想到了还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想到了幼儿园里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也想到了不会置她不顾的人民子弟兵,终于,她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看到了大救星!三天三夜,长不长生:长师:何况是被洪水围困,孤身一人的情况下。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读到周运兰,读出三天三夜的漫长来。在安造宛,一二。生:读师:而6岁的小江珊呢?她才六岁啊,小小的身躯下是咆哮的洪水,她又惊又怕,又饿又累,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树干,她始终记着奶奶在被洪水冲走时留下的那句话:“孩子,一定要坚持住,等着戴红星的叔叔们来救你。”就这样,小江珊耐心地等着,等着,用心中的信念战胜了恐惧,终于,她看到了
8、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看到了大救星!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被困了近9个小时,这9个小时,长不长?生:长师:以生的希望,同学们要读出希望来,我们再读一遍,读到以生的希望,在簰州湾,一二。生:读师:同学们告诉我,是谁给了灾区人民生的希望?生:人民子弟兵!师:让我们带着感激,敬重的语气一起来读好这段话!只读到以生的希望。在安造宛,一二。生:读师:同学们看,这儿的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生:解放军还救出了无数的群众师:是啊,人民子弟兵们救出的何止是周运兰和小江珊两个人,他们把小木船送给了无家可归的母女,把救生衣让给了在洪水中苦苦挣扎的人民群众。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舍生忘死
9、救群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一起读,“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一二!生:读师:这军旗代表了谁?生:人民子弟兵。师:这军徽代表了谁?生:人民子弟兵。师:这红五星代表了谁?生:人民子弟兵。师:这迷彩服代表了谁?生:人民子弟兵。师: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从大救星我们可以读出百姓对人民子弟兵充满了?生:信任。师:让我们再读一遍这句话,我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哪里有洪水生: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师:哪里有危险生: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师: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生: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师:第一大排读,哪里有洪水
10、,一二。生:读师:第二大排读生:读师:第三大排读生:读师:第四大排读生:读师:谁能用“哪里有,哪里就有。”来造句,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下。生:讨论师:谁来造句?生:生:师:同学们请翻开你们的补充习题,至77页,我们来读最顶部的这句话。滔滔洪水中的群众,一二。生: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师:句中用什么和什么来指代人民子弟兵?生:红五星和迷彩服。师:我们一起来读下面的问题,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一二。生:读师:我们一起来用“看到了,看到了,就像看到了”来造句。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下。生:讨论师:谁来造句生:生:师:第五小节需要我们背诵,同桌之间试着互背一下
11、第五自然段。生:互背师:合上书本老师说前一句,同学们接后一句。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生:劈波斩浪师:飞向生:漂动的树梢师:飞向生:灭顶的房屋师:飞向生:摇摇欲坠的电杆师:在安造宛,他们救出了生: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师:在簰州湾,他们给生: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师:哪里有洪水生: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师:哪里有危险生: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师: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生: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师:谁有勇气站起来为我们背诵第五自然段生:背(三)学习第三段师: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子弟兵奋不顾身、舍身忘死,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冲向哪里,他们为什么要
12、那么做呢?究竟为了谁?生;(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师:这份鱼水深情、这份无私的精神,人民群众怎能忘记?来,让我们齐读第6小节,大江,永远铭记着,一二生:读师:是的,他们是人民子弟兵,他们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怀着对人民的热爱,战士们用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打胜了这场(回扣板书)生:大江保卫战师:人们爱戴他们,感激他们,铭记他们!来,我们坐正,用饱满的感情读好最后一段。生: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想不想知道她是谁?生:想师:好,坐端正,让我们有请朱茜老师为我们唱一首为了谁,请同学们把补充习题翻开至78页,边听边体会这动人的歌词。师:同学们,这堂课即将结束,此时此刻,你一定有着千言万语想向我们的英勇子弟兵述说,请根据,“的子弟兵,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句式,表述你们的情感来。生:说生:说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这群勇敢的战士们,真是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四) 板书抗洪水 铮铮铁汉救灾民 事迹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