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14133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若干问题周红刚(厦门大学经济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校作为计划的推动者和管理者,应当从创新性实验的目标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注重过程管理,使学生能在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过程管理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人才后备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是衡量大

2、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准,而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多地是强调“德才兼备”,在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十一五”期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随着该计划的实施,国内各高校明显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工作的投入,大学生们也表现出极

3、高的热情,积极参与,并由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合这几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厦门大学的实施情况,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开展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重视立项审核,重基础、求创新,保证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创新的本质就是要推翻传统的东西,改变原有的模式,创新就是一种改革,要改革就要有改革的工具和手段,创新需要基础条件的支撑。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创新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工具,要具备开展实验的基础能力。本科生的创新并不等同于科学研究的创新,参与实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低年级的学生,实验预期的效果能否实现,将受到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水平、实验目标设置的切实性、实

4、验过程设计的科学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应该是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受到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为使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目标得以实现,对于学校管理者以及实验指导教师来说,首先要把好立项审核关。在学生申请实验项目立项时要详细分析其能力基础,如理论知识、实验技术与实验工具的掌握情况等,这是实验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保障。另外,要重点考量实验项目的创新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中的创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实验问题的创新创新必须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实验问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的发现过程中,要

5、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如果实验项目中所提出的问题过深、过繁,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那么,学生不仅不能解决实验问题,无从发挥实验能动性,而且还会降低实验兴趣,影响实验教学效果。2实验设计中的创新在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所作设计还要符合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实验设计的创新可体现在实验原理的创新(如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实验装置、仪器的创新(如仪器的新用途、装置的改进)、实验效果的创新(如应用多媒体手段)、实验步骤与程序的创新(如简化高效)

6、等几个方面。3实验操作中的创新认真理解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和方法,找出传统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注意实验技巧,合理巧妙地组织和改进实验操作顺序和方法等,这些都是学生的实验创新性的具体表现,都在具备了基础能力的条件下对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高。4处理实验结果中的创新对于所获得的实验结果(现象或数据),能应用新的方法、新的工具等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解释,能将其同基础理论有机地进行结合,能借助新技术(如数字多媒体技术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等,这些也都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认为是创新的具体体现。二、注重兴趣驱动,用政策引导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自身的兴趣

7、是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性实验的初始动力,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期间较长(1-3年),学生对实验项目“兴趣”的大小及持久性将直接决定实验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学校应当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管理机制,将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性实验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经验的积累,也会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宗旨之一就是要通过实验来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强调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即大学生自主申报立项,自主进行实验,自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自主撰写总结报告等。大学生是整个实验项目的主体,指导教师仅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项目的实施

8、及进度的具体控制完全由学生自主计划确定。显然,强调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们放任不管,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实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实验项目从申请到完成的各个环节必须要符合管理规范,项目的设计与进行要有计划,有分工,有责任人,学校要制订实验项目的管理框架和监督机制,具体实施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因此实验项目开展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根据这几年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们多数都是以团队的方式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

9、相互协作,学校应当通过评审、检查等方式,保证这种协作机制得以实现,避免在实验中出现能者过劳,搭便车的情况。三、发挥导师的作用,适时引导,把握过程参与大学性创新性实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低年级的学生,受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过度追求学生获得“重要的”、或者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更应该重视过程培养,即在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一些实践技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当面对一种社会(实验)现象时,应当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它,其潜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解

10、决问题的逻辑是否科学合理,等等。大学生在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从未碰到过的“意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意外问题”才是考验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最好的实验课题。不断尝试,科学地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锻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性实验过程的意义更重于实验结果。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及科研能力有限,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实验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要充分发挥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指导教师要关注整个实验过程,把握指导的时机,适时给出“提示”性信息,引导学生系统思考、科学实验。四、掌控实验质量,在实验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多种能力的系

11、统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一个特殊内容,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性,即实验内容本身是非常规的,不同与一般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套用传统的实验管理和质量考评机制;二是自主性,即实验的设计、实施及结果总结,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学校只负责评审及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实验的过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三是业余性,即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进行的个人或团队性的实验项目,是一种兴趣导向的实验项目,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保证实验效果,是学校管理部门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实验本身就是一项科学工作,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作指导。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实施,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12、问题的能力,还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态度与能力。为确保这些目标能得以实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质量检查监控机制,运用抽查、中期报告等方式,引导和督促学生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实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科学创新的意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本身就是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个创新,作为计划的推动和管理者,我们应当切实把握计划的根本目标,通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设计,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的积极性,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真正使学生能在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参考文献1周红刚,曾五一. 研究型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 现代财经,2008.07.2周红刚,张铭洪.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08.3王太昌,蒋淑侠. 关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