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139889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胚胎学09-10考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胚胎学0910学年2期A卷上海海洋大学试卷学年学期2009 2010学年第 2 学期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组织胚胎学A/B卷(A)卷课程号1805714-1 1805718-0学分2.5学时40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阅卷人 姓名: 学号: 专业班名: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 同族(源)细胞群是软骨组织最主要的结构特点,软骨内尤其在软骨中部,软骨细胞成群分布,2-8个细胞群。每群细胞源自软骨膜内的一个骨原细胞,即骨原细胞边增殖分化,边从软骨膜移向软骨中部,同时不断产生纤维和基质,使软骨增长变大。2、致密斑远曲小管从髓质部返回到皮质部,在肾小体血管极处局部上皮细

2、胞变高紧密排列形成的一个椭圆形斑(圆盘状结构)。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顶部。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敏锐的感受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促进其分泌肾素。3、哈佛氏系统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内,由10余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组成,呈圆筒状,中央管内有骨膜组织,微血管和神经纤维,骨单位在内外环骨板间沿骨的长轴排列,增强长骨的支持作用。4、三联体由一个横小管加两侧的终池组成,横小管由肌细胞膜凹陷形成,有传导兴奋作用,终池是肌浆网靠近横小管两侧膨大呈纵行扁囊,有储存,释放钙离子的作用,人和哺乳动物位于明暗带交界处,两栖类位于Z线水平。5、斯坦尼

3、斯小体 鱼类所特有的后肾间组织,为内分泌器官,由腺泡构成,泡心中有泡心细胞(与胰脏外组织部相似,所不同的是胰脏有导管,如闰管等),分泌物排出后进入到毛细血管。6、卵黄多核体 卵黄多核体真骨鱼类的盘状囊胚,在囊胚腔的底壁是一薄层无细胞界限的细胞质,内含有许多细胞核,称为卵黄多核体。卵黄多核体会随着胚盘细胞的下包将整个卵黄全部包围起来,形成卵黄囊。卵黄多核体与卵黄的吸收有关。7、性逆转 贻贝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发生性别转化现象,由雄性转化为雌性或者由雌性转化为雄性,在性逆转的过程中会产生雌雄同体的现象。8、受精锥 对虾为单精受精,众多精子抵达卵子表面,精子与卵子表面接触的部位原生质往外流动形成锥体形

4、的原生质突起称为受精锥。9、表面卵裂 为中黄卵的卵裂方式,卵黄集中在卵中央,原生质向皮质部集中,雌雄原核融合位于卵的中央,卵裂首先是核的分裂,这些子核与周围卵质中的原生质形成一个活质体,向卵周围迁移,所有的卵核都迁移到卵的表面,中央部分是卵黄不分裂,原生质分裂出现界限。10、周边体 对虾卵细胞发育到IV时相,圆球形液泡变成长棒状,以胞核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这种长棒状的液泡在对虾中通常称周边体,又称为皮质棒。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题号12345678910CEDABBD或E不严谨BDA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巨噬细胞 E

5、间充质细胞 2、HE标本中不能分辨透明软骨纤维是由于: A基质中不含纤维 B纤维为嗜银性 C纤维少 D纤维的嗜色性与基质相同 E因含有胶原原纤维,折光率与基质相同3、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和刷状缘,电镜下是:A微管 B微丝 C纤毛 D微绒毛 E张力丝4、以下哪一个器官的黏膜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D、回肠 E、结肠5、有孔毛细血管所指的“孔”位于A、内皮细胞连接之间中 B、内皮细胞质不含核的部分C、基膜上 D、内皮细胞核E、以上都不是6、肌浆网是肌细胞内: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细胞内小管 D、高尔基复合体 E、线粒体7、关于哺乳动物骨骼肌纤维的描述中,哪一项是

6、错误的? A、形成横纹的结构基础是肌原纤维B、肌质网即是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C、肌纤维内贮存Ca+的部位是肌质网D、横小管是肌膜在Z线水平向内凹陷形成E、以上都不对8、每个肝细胞至少有几个面与血窦相邻?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9腺垂体分为:A、前叶和后叶 B、前叶和垂体柄 C、远侧部、中间部和漏斗部 D、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 E、前叶、中间部和正中隆起10、肝脏中参与贮存维生素A的细胞是:A、贮脂细胞 B、枯否氏细胞 C、肝细胞 D、泡心细胞 E、胆囊黏膜上皮三、填空(每小格1分,共30分): 1、肥大细胞和_ 噬碱性粒白细胞_ 很相似,在胞体内都含有与抗凝血有关的

7、_ 肝素 ;及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的_组胺_ _和_白三烯 _ 。2、血管通过_伏克曼氏管 _横向进入骨组织,为骨组织提供营养。3、鱼类用鳃呼吸,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称为 鳃小片 , 它主要由 _支持细胞_和 呼吸上皮 两种细胞构成的。4、胃腺由几大类细胞排列形成的,其中与蛋白质的消化密切相关的是主蛋白(胃酶细胞)细胞;肠腺中_ 潘氏细胞_细胞能分泌溶菌酶,起到杀菌作用。5、根据细胞排列方式及细胞的特性,肾上腺皮质部可以人为的分为三层,分别为 球状带_ _、_ 束状带_、_ 网状带_ _。6、初级卵膜、次级卵膜、三级卵膜分别由 卵细胞 、 滤泡细胞 、和 输卵管腺体 形成。7、鱼类的成

8、熟卵子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端黄卵_和_间黄卵_,受精后分别以_盘状卵裂_和_不均等卵裂_两种方式进行卵裂,它们的囊胚分别称为_盘状囊胚_和_偏极囊胚_。8、贻贝受精卵卵裂的两个重要特点为_极叶的出现 、螺旋式卵裂 _。9、对虾卵巢发育中经历了6个复杂的时期,这6个时期的名称分别是 发育前期 、 发育早期 、 发育期 、将成熟期 、 成熟期 及 枯竭期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文字说明硬骨鱼类精子入卵后所发生的细胞学变化。1)受精膜举起及围卵周隙形成(实质为初级卵膜与质膜的分离);(1) 在卵的皮质部有很多皮质泡,泡内有皮质泡颗粒,皮质泡吸水膨胀,泡破裂,泡内含物被排到初级卵膜

9、与卵质膜之间的空隙(空隙又称为围卵周隙), 围卵周隙内充满受精卵的排泄物和营养物质,此时的初级卵膜又称为受精膜(2) 皮质颗粒外排的结果使卵子体积缩小(3) 卵子体积的缩小和受精膜的举起,就形成了围卵周隙2)卵质向动物极流动,形成胚盘; 卵质即为除了卵黄以外的原生质,在鱼类受精卵中,卵质运动特别明显,向动物极运动,在动物极形成一个隆起称为胚盘,端黄卵的卵质运动特别明显。间黄卵也有,但无隆起3)雌雄原核的形成,接触及融合;鱼类精子入卵的时间是卵子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头颈部入卵 ,尾部留在外面,精子入卵以后,头颈部发生180度旋转,颈部中心粒形成星光,星光的形成标志着雄性原核的形成。精子入卵后

10、,卵子很快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雌性原核,雌雄原核形成后,开始移动,相互靠拢,最终完全融合,此时,中心粒一分为二,形成双星光,双星光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卵裂的开始。2. 画图和文字说明中国对虾时相卵细胞、贻贝早期初级卵母细胞及硬骨鱼类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并标出各种结构的名称。对虾时相卵细胞滤泡膜更扁平,圆球形液泡变成长棒状的周边体(在对虾中通称周边体,此时才称周边体,又称为皮质棒),以胞核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卵径200-300 um贻贝早期初级卵母细胞更向滤泡腔突出,但没有完全脱离 呈圆形,细胞大部分脱离滤泡壁,有一部分与滤泡壁相连。鱼类III时相卵细胞进入初级卵母细胞的大生长期。液泡的出现是进入III时相的标志 特点:1、卵膜外又出现一层滤泡膜,即有两层滤泡膜,滤泡细胞由II时相的立方形变成III时相的扁平形; 2、卵质中出现液泡,到III时相末,液泡越来越多,可充满整个卵质。III时相晚期,卵核周围已出现卵黄颗粒; 3、核仁数目增加,靠近核膜; 4、卵质由II时相嗜碱性转变为嗜酸性;第1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