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 (12)1.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13903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 (1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普通地质学 (1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普通地质学 (1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普通地质学 (1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普通地质学 (1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 (1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 (12)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本学期授课次序39-40授课班级课 题 名 称重力地质作用教学目的要求:理解重力作用的概念及能源;掌握崩塌作用、潜移作用的特征;熟练掌握滑动作用和流动作用及其产生的块体运动的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块体运动的特征。教学程序设计次序内容计划时间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第一节重力地质作用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动力来源第二节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一、崩塌作用二、潜移作用三、滑动作用四、流动作用 作业及思考题:1.水在重力地质作用中起着何种作用?2.滑坡形成的条件?有何识别标志?3.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与洪流有何差别?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第一节重力地

2、质作用概述一、基本概念地表的各种土层、风化岩石碎屑、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所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称为重力地质作用(又称为块体运动)。重力地质作用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它是一种固体或半固体物质的运动,同时块体本身既是作用的动力也是作用的对象。一次运动包括了破碎、运移及堆积过程。重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块体运动如滑坡、泥石流等,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也是促使地壳长期变化、发展的重要外动力之一。二、动力来源产生重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块体内部的重力与外部的触发力(主要是水)。(一)重力作用 斜坡上的物体是否能保持稳定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对比。其一是剪切应力。它力图使

3、物体沿斜坡向下运动,它来自于物体重力沿斜坡的剪切分力。其二是物体的剪切强度,它是物体对向下运动的阻力。后者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内部因素:块体的摩擦阻力、块体内部质点间的聚合力以及植物根对块体的固结作用等。(附图)只要剪切强度超过剪切应力,物体就能保持稳定状态,一旦两力趋于平衡,物体便趋向于运动。因此,将剪切强度与剪切应力之比值称为安全系数。 当安全系数小于1时,块体就发生运动。山坡越陡,剪切应力越大,故在具有高山深谷的山区块体运动最易发生。(二)外部的触发力主要为水分的加入、冰雪的复盖等增加了运动体的重量,同时减小了土体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以及岩块与基底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促使块体发生运动。而风、

4、雷电闪击、洪流与浊流、地震等突然的推动力可以触发本来是平衡的物体发生运动。地形、气候、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特征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节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根据重力地质作用的力学性质、作用过程及运动特点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一、崩塌作用分为崩落作用和塌陷作用。1. 崩落作用 是指岩石块体以急剧快速的方式与基岩脱离,沿斜坡崩落、滑滚并在斜坡底部形成崩积物的整个过程。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倒石堆实际上也是崩落堆积物。2. 塌陷作用其先决条件是地下存在空洞或空穴。悬在地下空洞上方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塌陷下来,造成地面陷落。往往发生在岩溶地区、矿山的地下采空区、有竖井巷

5、道的工程区。有时也会造成地质灾害。二、潜移作用潜移作用指的是地表土石层或岩层长期缓慢地向斜坡下方或垂直向下的运动过程(又称为蠕动)。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 1运动速率极为缓慢,每年数毫米至数厘米。 2主要受堆积物性质、地形及外动力因素所支配。 3移动体与不动体间不存在明显的滑动面,两者之间呈连续的渐变过渡关系,属于粘滞性运动。 ,主要发育于温湿气候区和寒湿气候区。常见的有:土层潜移斜坡上部的岩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斜坡向下方缓慢移动,由于岩土的运动速度很慢,在短时间里很难观测到,但时间长了积累效应就能显现出来,并造成斜坡表面各种物体的变形破坏,如电线杆、土墙倾倒,铁路、公路扭曲,树木歪斜等。地层

6、潜移挠曲上述土层的潜移作用及其它风化产物的顺坡潜移,可以导致较为塑性的基岩露头顶部发生挠曲。三、滑动作用粘结性块体沿着一个或几个滑动面向下滑移的过程称为滑动作用。滑坡是滑动作用最典型的产物。滑坡分布于斜坡上的岩石或土层,由于地下水的大量渗透而浸湿,不仅增加了岩土的重量(重力作用),而且减少了上、下岩土间的摩擦力,使上部岩土失稳,并由高处向低处滑移。这种现象称为滑坡。滑坡作用通常要经过潜移变形、滑移破坏和趋向稳定三个演化阶段。滑坡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特征有:(附图)滑坡的前缘呈舌状伸展,并涌起成鼓丘;后缘可以形成滑坡凹陷并具有滑坡裂隙;滑坡体的岩土因扰动而破碎,其上的树木可形成东倒西歪的“醉汉林”。(附录像)四、流动作用流动作用是指大量积聚的泥质、土壤或石块岩屑等,在水分的充分浸润饱和下,沿着斜坡(谷地)象河流那样的流动过程。以泥土为主时叫土流;以石块为主时叫石流(或石河);但最典型的流动作用是石、土和水的混合流动,称为泥石流。(附录相)泥石流又称为山洪泥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危害性自然地质现象,是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的特点: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具有大量松散的岩屑堆积区有足够的水分有陡峭的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