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13901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与生活教学目标1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内容点析1课文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为切入点,有以下考虑。第一,有亲和力。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个主题比较容易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趣味性。“生活”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衣食住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课文中选择的若干生活实例,很可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思考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与地理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课文抓住学生这个知识上的“空白点”,并由此提出问题,把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迈进地理课的大门。第三,体现

2、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突破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祝贺大家进入初中阶段学习,我很高兴为大家上地理课,大家喜欢吗?今天是同学们的第一节的地理课,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生:兴致盎然地听教师作自我介绍,积极配合教师,说出最想知道的东西。师:好吧,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生活与地理)二、生活与地理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一页上两位小朋友做的小卡片,把后面的两张空白卡完成,不够填的可写在书上其他的空白处。(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生

3、:阅读小卡片,相互探讨并完成两张空白卡。师:哪位同学举手回答自己填写的内容?生:踊跃举手(公路、人口、天气、指南针等)师:大家刚才回答的非常好,那我们再看看第二页的四幅照片,分析照片所示内容和原因。师:四个例子围绕“生活”主题,分别从居住、食品、体育、服装等日常生活诸方面选材,即从小处着眼,说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样一个大问题。(1)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2)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日本的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

4、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日本的生鱼片驰名世界。(3) 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也是来自东非高原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4) 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桑叶是蚕的食物,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因此,这一带有悠久的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照片上这些漂亮的丝绸服装为国家换取了很多外汇。生:纷纷作思考与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

5、师:那我们本地房屋的“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的藏胞为什么皮肤较黑,大热天还穿长袖长服?生: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吃穿住行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板书:生活离不开地理)。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我们了解“一方水土”的目的是什么呢?生:听取教师小结,理解生活与地理的关系,并作思考:了解“一方水土”的目的是什么?并尝试回答。师:(板书: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三、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师:人类自开始进行生产活动,就注意观察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且注重积累这方面的知识,逐步形成

6、了我们今天的地理学。我们地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要在后面学的地表形态的变化、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人口的分布、城市化的发展等。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用“地理的头脑”去分析、思考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以便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事情和地理有什么联系呢?生:思考并回答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三页上“封杀掩埋了古文明”这段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什么道理。生:阅读材料,思考它说明了什么?师:“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是基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提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当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

7、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教材举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衰落的例子。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过度砍伐森林等水土流失河床加高河堤加高河流淤塞、泛滥失去家园,这说明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最终自毁家园。当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衰落,不仅只有地理原因,还有其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听取学生回答后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三页下面的文字,理解“因地制宜”生:阅读、思考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基于地理环境的地域性而提出的。因地制宜是指从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生产条件和现有发展基础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和建设项目,获取地尽其力、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教材所举

8、例子,是用一位学生之口,讲了一件事情,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大家讨论。这个例子说明的就是“因地制宜”的道理。陡坡上种庄稼弊大于利。一是开发成本高,二是耕作土层极易受重力作用遭受坡面流水的侵蚀,造成作物生长肥力不足,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而种植果树林或经济作物,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陡坡地提倡退耕还草还林。(板书: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师: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往往未能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请同学们阅读第四页上的黑体字并思考那句话的含义)生:阅读与思考师:提出正确观念并板书:父辈有余我辈有余子孙有余后代有余。(板书:3.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理解板书内容师:下面请大家继续看第四页的插图,理解其两方面含义(1.生活中的许多地理实物或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2.我们再考察这些事物或现象时要有综合分析的眼光)生:回答师:今天我们通过读图、析图及学生填写卡片的方式,让大家初步了解了地理的基本内涵,地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一定的人地有关系。同时我们明确了学习地里的目的是为了我更好地生活。具备了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的认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倡大家要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在接下去的学习中,地理课将进一步带领你们去观察世界、认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