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13499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2016年,镇把食品安全调研工作作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组织各村(居)委会、镇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对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监管、校园食品安全、农产品监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调研,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对我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经验的进行总结,着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理论研究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是抓源头,夯实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加强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从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抓起。要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的粮、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作为重点,抓住食品生产加工、批发交易和消费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对食品源头的管理。 二是抓根本,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要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是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管和整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各职能部门要适应食品行业发展快、点多、面广、量大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创新监管手段,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在工作思路上,要着力促进食品监管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审批与监管并重转变;由重集中整治、轻日常监管,向经常性、制度化动态监管转变;由重投诉查处、轻前期监管,向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转变,真正实现静态与动态,事前、事中

3、与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 三是抓整治,促进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也是抓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载体。专项整治重在治本,目的是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开展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突出抓好分散在农村的各类食品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商店整治,有效遏制农村市场的假冒伪劣食品。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大蔬菜残留农药的检测监管力度,同时亦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为的监管,切实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继续加强对全镇各类学校、企业集体食堂的卫生指导和监督管理

4、,有效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通过运用联合执法、日常监管等多种手段,及时从苗头中发现问题,依法严惩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厂家商贩。 四是抓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是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宣传工作搞好了,对食品安全工作具有很大推动作用。新闻媒体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覆盖面广、影响面大,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而且有利于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通过曝光一批典型违法企业,引导、警示和教育全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觉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我镇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种植养殖环节:农民在种植上

5、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养殖场的条件较差,特别是肉食鸡养殖,业主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和增加产量,违规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造成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畜、肉、水产品中,直接危害人民的饮食安全。我镇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市场上还有少部分没有经过检验或手续不齐全的猪肉。 2、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证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所生产产品不能检测,卫生条件比较差。豆制品行业,我镇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0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

6、变。 3、流通环节:食品经营点、农贸市场还有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食品的现象,经营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差,进货制度不健全,没有验收记录及索票证明。 4、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镇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5、案值小、行政成

7、本高。目前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单位均存在多、小、散的特点,且大多为小本经营,处罚执行难;但如单单没收违法物品,又造成违法成本低,容易使之重复违法。 三、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镇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镇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探索。我们认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

8、监管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加强食品生产和市场准入。效仿目前周边镇区做法,定人、定点、定岗,设固定办公场所,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由经贸办牵头统筹,加强平时日常巡查监督执法。 3、加大对食品安全源头的治理力度。重点治理种植、养殖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农药,限制使用食品添加剂,规范养殖业对抗生素、激素等违禁药品的使用,大力实施农产品无公害计划,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 4、整合资源。将豆制品、米面制品制中地点生产,尝试整合资源,统一标识,打造如“米粉”、“豆腐”等食品特色品牌。 5、建立商场、市场保证金制度,以

9、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义向上一定规模的商场、市场收取1-3万保证金,用作处罚时的罚没资金。同时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6、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对我镇食品现状调研情况看,我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对我镇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使班务管理工作较往年上一新台阶,班里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年初班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维护管理考核细则,每月中下旬对各机房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月底配合局维护中心再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解决并签署指导性意见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