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132782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青山不老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关键:1、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4)同学们知道中国西晋北(中国西晋北:包括山西省晋西北雁门关外,陕西省在晋西北风沙区,)黄土高原的情况吗?请看一组图片(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进行相关讲

2、述)这就是黄土高原,一眼望不到边的都是黄土,难得见到一丝绿色。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位老人却创造了一个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创造奇迹的老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16课青山不老。板书:16、青山不老 二、学习课文,看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教学提示: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1、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3、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呢?(找出相关段落并用笔划出相关语句)(提示第一段与第四段及第五段)(板书狂风、沙尘暴的山沟改造绿意荡漾的青山)2、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况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环境下)创造奇迹的?”)解释词语肆虐、盘踞、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并分析重点句子: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他觉得别无选择,他必须种树,种树就是他生命价值的的在,他将永远种树直至生命的终结。)(提示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座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这个院子所处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引导学生

4、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板书:大环境恶劣 小环境生活艰苦)通过老师的引领,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板书:敬佩)三、思考交流“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教学提示: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可以适当穿插课外资料,或联

5、系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此刻我 对这位老人感到由衷地敬佩!此刻我想对这位老人说:你真了不起!你真 亲眼见证老人创造奇迹的作者又会想些什么呢?又有什么感受呢?(提示:6、7段)文中有一句话,它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同时也是“我”的感受与领悟,找出这句话把它划下来,并多读几遍。(板书:青山是不会老的!)(3-5)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再来看看有关晋西北环境的课外资料。(出未资料)是呀,这就是晋西北恶劣的环境,如果有人愿意植树造林,如果有更多像这位老人一样来植树造林,那晋西北有一天一定能成为真正的绿洲。也

6、许一个老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他这种精神鼓舞是无限大的。所以作者才说: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不老的是精神!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是指老人创造的绿洲,第二层是指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精神永远不会老。教学参考: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四、课文总结教师小结: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这位老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同样的,我相信还有无数像这位老人一样普通的老人在无怨无悔地做着植树造林工作,例如我们文中的七位老汉,例如这位老人可敬的老位都是值得我们尊敬、敬佩的。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五、作业1、课后找一找有关绿化荒漠与荒山的先进事先进行阅读。2、写下你最想对老人说的话。3、背诵让你感动的部分。六、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环境 环境恶劣 荒山变绿洲 敬佩小环境 生活艰苦青山是不会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