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13172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想:爱莲说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 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衬托的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三、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花中的仙子”。(放莲花组图)历来有许多咏莲的名篇佳句,李白赞她的清新“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杨万里爱她的绚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商隐却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而在写莲花的诸多作品之中,最脍炙人口的,莫如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了。今天让我们走近周敦颐,跟随他去欣赏醉人的荷色。二、简介作者,文体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

3、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2、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莲”;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过渡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由文章的题目,你认为文章应该始终贯穿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我们来听课文录音朗

4、读,注意朗读节奏和文中蕴涵的情感。并注意导学案上的字音。2、齐声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3、展示预习结果(词语、重点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四、引导质疑,品析课文过渡:状物力求“绘其形,传其神。那请同学们齐读读文章第一段找找问题组一:”本文作者是怎样描绘莲花的?又是从哪几方面写莲之形象?作者又赋予莲怎样的内在品质?参考:A、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洁身自好)B、体态芳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

5、香远益清。”(芳香)C、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总结:可以说这些描写,是将莲花人格化了,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问题组二:过渡:既然莲花在这里赋予了它一种高贵的品质,文中第二段也说“莲,花之君子者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第二段,思考这里的“君子“指怎样的人?作者写莲的目的是什么?把莲花比作君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洁品质(生活态度)?参考:君子即指那些拥有正直、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趋炎附势等美好品质的人。作者把莲比作君子,可见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莲花赞具有莲一样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文章意在托莲花之形而言君子之志)从而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

6、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问题组三:文中“隐逸者”、“富贵者”又指怎样的人?作者对这两种人又有怎样的看法?参考:作者把菊比作隐逸者(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的人),他不完全赞美隐逸生活(处事态度消极),只赞同陶渊明不苟于世人(洁身自好)的品格,流露出“惋惜”之情;把牡丹比作富贵者(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人,显得很庸俗),可见作者对于世人的贪慕荣华流露出“鄙视”之情。问题组四:本文题目是爱莲说,文中却又提到“菊”、“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由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又用菊和牡丹做陪衬。小结: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7、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请同学们带着对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的歌颂之情,带着对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一起在读文章,再次品味它的情感美。五、链接生活,情感熏陶学生选择自由讨论如下问题:1、 课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何看法,并简述理由。学了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何现实意义?2、 总结全文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六、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确实,花儿以它们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容颜,沁人的馨香装点着大自然,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古往今来,咏花的名篇佳句比比皆是,然而因为人们的志趣不同,对花的喜爱也各有不同。同学们能不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我爱 ”写一句话,抓住所说事物的特征,力求能出新意。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