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12981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注意:满分100分,其中试题分98分,卷面分2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2. 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B. 射灯射出的光柱C.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 雨后的彩虹3.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

2、美景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只属于液化形成的现象是( )A. 春天 雾绕群峰B. 夏天 雨笼山峦C. 秋天 霜打枝头D. 冬天 冰封雪飘4. 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的参照物是:( )A. 刘翔B. 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 地面D. 刘翔前方立着的栏5. 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 小于20cmB. 大于20cm小于40cmC. 等于40cmD. 大于40cm6. 一束光

3、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看到的像是( )A. 放大的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8. 密封在氧气瓶中的氧气密度为6 kg/m3,当用去三分之二后,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A. 仍为6 kg/m3B. 变为4 kg/m3C. 变为2 kg/m3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9. 2013年11月,我校隆重举办了第九届体育艺术节。田径场上同学们给本班同学的加油声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加油声通过 传播到运动员的耳中;从加油声中我们能辨别出是否自己熟悉的同学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10. 右图是初二级某

4、位同学在校体育馆检查视力的示意图。为了节约空间,医生在视力表前放置一块平面镜,视力表经平面镜成一个等大的 像(填:“虚”或“实”);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图中已标出视力表和该同学到镜子的距离,求该同学与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距离是 。11. 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 “白气”,这是由于水从烧红的铁块中吸热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热又 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哈尔滨冰雕节上的冰雕没有熔化却会慢慢变小,这是一种 现象。a b c d2fFF12.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5、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物体放在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13. “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 为参照物;云能遮住月光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中国未来嫦娥号飞船搭载的宇航员登月后,宇航员不借助设备 (填“能”或“不能”)直接通话。14. 小刚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先将游码移至_,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应将被测物放入_盘(选填“左”或“右”);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该被测物的

6、质量为_g。15. 我校初二级举行了多次年级活动,1班和7班的篮球对阵中,1班小聪同学抢到篮板球后一记长传,篮球在2s内传到了相距18m的后卫小海手中,小海在对方毫无防备之下轻松进球,篮球在空中飞行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小聪想通过自己快速运球到小海处亲自上篮得手,已知小聪运球的平均速度是3m/s,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进球的时间将晚 s;在年级第二次往返接力赛中,9班最终夺冠,小明在从接棒到全速跑到50m的对面将棒传到下一个同学手中的整个过程中,小明做 运动(填“匀速”或“变速”)。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 如图1所示,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17. 如图2,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

7、平面镜所成的像AB。18. 如图3,在虚线框内填上能矫正视力的合适透镜。图3图2图1四、实验探究题:(19题6分,20题6分,21题11分,共23分)图片的宽度停表指示的时间病人的体温19. 将下图中三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20.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5969798999994999999(1)、 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

8、时的情况;(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图5图4(3)、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实验时的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4)、 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写一种)。21. 小强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右端的_,使天平平衡。(2)、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

9、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6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3)、 如图7所示: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 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刚才的标记为止,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d 这时加入水的质量是_g,加入水的体积是_ cm3。图6图7A加水到标记 B.取出小石块 C. 将水加倒入杯中(4)、 根据等体积法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5)、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6)、 上述小强的测量方法会造成测量结果(即小石块的密度) (填“偏大”或“偏小”)(7)、 (3分)在不增加器

10、材的情况下,请你设计一个更好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并推导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步骤:表达式:= 五、计算题(22题3分,23题6分,24题6分,共15分)22. 某人在野外旅行时对着某处山崖大喊一声,经过4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求人与山崖的距离?23. 如图8所示量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1)、 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cm3(2)、 量筒中水的质量是多少?(水的密度是:103 kg/m3)图8(3)、 若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24. 万先生从某地驱车来顺德,途中某处见一标志牌如图9所示:(1)、 求万先生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顺德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1、小时?(2)、 万先生经过某一段路时,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10所示的位置10min,这段时间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 万先生驾驶着轿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向距离车440m远的正前方一高墙鸣笛,经过2.5s他听到有高墙反射过来的回声,求汽车速度是多少?(声速为340m/s)顺德50km100km/h图9图10六、综合应用题(25题3分,26题6分,共9分)25. 如下图所示的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竹管开口 管侧劈形小口 竹管 木劈 布团 铁丝(1)、 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

12、。 (2)、 通过查阅资料,小刚知道,在相同条件下,空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低。由此可知,当布团 分别位于a, b ,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3)、 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这个竹笛是因为光照在它上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6. 阅读下面的短文为什么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声在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现象,而且是闪电过后几秒至十几秒才听到雷声。 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只不过雷电中的光和声比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电火花强大。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

13、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 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闪电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声大,有的声小。你可以根据声音传到地面的时间大致判断云层到地面的高度。光到地面几乎用不了多少时间,可以认为是0,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间隔多少秒再乘以340米,就是闪电处到你的距离了。 雷声遇到云层或高大的建筑物后要产生反射,所以一个闪电光后雷声一般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1)、 声速是光速的几分之几? 。 (2)、 我们先看到闪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速比声速 。 (3)、 我们听到雷声知道将会下雨,说明声音能传递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