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127303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2012322).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培训学习材料(三)龙泉中学导学案的使用与要求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编制出导学案(含电子文档),经教务处审核签字后方可交油印室印刷。(必须至少提前三天)3、课前备课:语、数、外教师利用辅导时间、其他学科教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补充完善。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

2、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二、导学案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2、问题性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方法性原则: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4、梯度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5、时间性原则:教师的讲应尽量少而精,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

3、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6、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总体要求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画和补充填写的痕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导学案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四、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

4、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交流研讨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每生要建立各科纠错本,对课堂检测出现的错题及时纠错,并交科任老师处批阅。3、每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五、对教师的要求1、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

5、、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六、其他使用要求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必要时组织小组长分层批阅。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

6、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七、保障措施:1、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2、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3、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教师的课堂效率。附:龙泉中学“1+3”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体例龙泉中学“1+3”课堂教学模式 年级 科导学案(体例)授课日期编制者备课组长(签字)教务处审核课 题节次学 习 目 标重点难点课 前 预 习交 流 研 讨展 示 提 升课 堂 检 测教(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