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原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12559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设计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园林设计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园林设计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设计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设计原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艺术布局的基本原则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构园有法,法无定式功能明确,组景有方因地制宜,景以境出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建筑经营,时景为精道路系统,顺势通畅植物造景,四时烂漫立意 立意是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的确定。无论中国的帝王宫苑、私人宅院,或是外国的君主宫苑、地主庄园,都反映了园主

2、的指导思想。 主题思想通过园林艺术形象来表达,主题思想是园林创作的主体和核心。立意和布局,其关系的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地表达内容,表达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统一与变化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比拟联想 空间组织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英国造园家杰利克(G.A.Jellicoe)在1954年国际风景园林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中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分为三类。这就是: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

3、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

4、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

5、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

6、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

7、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

8、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中的焦点。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庄集中国大江南北园林于一园之中,游览其中可欣赏到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自然式园林图片很多,我只选出几张供大家欣赏。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如广州烈士陵园。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

9、自然式。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 广州天河航天奇观就是属混合式园林。 本人认为学校不同于一般园林,如学生上、放校时人流量较大,还有课间休息、举行大型活动等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学校的绿化设计应以混合式为佳,既有传统园林风格,又可保留较大的活动场地。在面积较大的学校,这种风格很常见。园林中的亭、台、楼、 榭;小品的石凳、石桌、藤架;水池中栽植着荷花等都具有典型的中国园林风味,举例说明园林形式的确定主要有哪些依据客观因素方面: 外部环境 地形限制 气候因素 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细部形态主观因素方面: 意识形态 设计风格 艺术流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