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12369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心献老人》一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孝心献老人教材分析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都有老,人人也都会老。老年人曾经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在年龄大了也该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为晚辈,自己承受了长辈的养育之恩,因此要动的回报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并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社会上其他老年人,也应怀有关心和孝敬之情。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过去及现在对社会、家庭和“我”所做的贡献。2、了解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认识到尊老敬老是社会文明的一种风尚。3、理解为什么要尊重、孝敬老人,激发热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老人过去及现在对

2、社会、家庭和“我”所做的贡献。难点:理解为什么要尊重、孝敬老人。教 具敬老书签、宣传板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一、猜谜激趣,引出“老人”话题二、课前调查,了解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三、昔日风采展四、夕阳无限好五、激情小结1、谜语: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2、学生猜谜,说原因师:看来大家都知道,能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吗?(因为人小时候不会走路,用手和脚在地上爬,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老了的时候因体力不支而需撑着拐杖。)3、小结:迟暮之年,体力不支,老人就成了三条腿的动物这是人类生命轨迹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最终将成为一个老人。(“老人”二字贴宣传板上)1、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老人”这个话题。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趋向于老龄化,这不仅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全世界的问题。因此,“关爱老人”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你知道社会对老人有哪些关爱呢? 2、反馈课前调查(师或生及时进行补充、深入)(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老年卡、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际老人节等)1、过渡:你看,国家制定了那么多的措施去关爱老人,还从法律的角度去保护他们,他们曾经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做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夸夸他们,再现老人昔日风采展。(贴宣传板上)2、结合调

4、查卡,四人小组交流,推选一个最令人佩服的老人事迹上台介绍。(师巡视,及时发现典型事例)3、学生上台交流老人档案和故事。(引导学生运用照片和纪念性物品)预设评价语: 你专门找到了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真难得呀!听了你的介绍,我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真令人佩服,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拜访这位老人!农民:正是爷爷这么辛苦的劳动,才培养了你的爸爸,这才有了那么懂事的你啊!建筑工人:我想现在住在这幢高楼里的人们肯定很感谢你的外公。教师:我想奶奶的学生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工作了吧,他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做贡献,这都离不开奶奶对他们的培养啊!企业家:正是因为有老一辈的企业家,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国家才越来越强盛!

5、军人:(将学生课前制作的资料卡贴在宣传板上)4、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很感动,这些老人在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他们却依旧忙碌,让我们进入下个篇章夕阳无限好。(贴宣传板上)1、老人现在为家庭、为我们做贡献师:我知道有老人们现在仍在为自己的家庭默默劳动着,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太阳”关怀备至,这一点我想同学们都深有体会,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幸福吗? (选择学生课前制作的资料卡贴在宣传板上)小结:怪不得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2、老人现在为社会做贡献师:知道吗?还有些老人退休后仍旧心系社会,发挥余热呢!在你的

6、关爱调查中有没有这样的老人?预设评价语:真是老当益壮啊!嘿!人老心不老!帮助他人,又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真不错! 1、了解老年生活的另一面(1)引发思考过渡:大家说的都挺有道理,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最近我经常听见老爷子一个人唉声叹气地说:“唉,老了,不中用了”!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老人吗?知道老人为什么这么说吗? (2)交流,挖掘生活体验引导观察:如今,他们走过了人生漫长的道路,现在已到了晚年,他们无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身体上、行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们注意到了吗?外貌体形变化:眼花了,背驮了,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支气管炎、咽喉炎2、看录象片段,明白老人最需

7、要什么(1)过渡:是啊,岁月已无情地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烙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老了,作为他们的晚辈,我们是否能明白他们的心呢?他们最需要什么呢?(2)看录象片段(公益广告)(3)交流,谈感受3、小结:比起物质上的享受,老人们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1)师:同学的话语,给我很大的触动,现在我拿定主意了,你知道我会怎么做了吗?(2)交流老人节礼物在学生的交流中揭示课题孝心献老人(贴宣传板上)(3)送宣传板 师:不经意间这块宣传板上已经填满了我们401全班同学对老人的孝心,多好的一份礼物啊,下课后让我们把它贴到学校宣传栏里,让更多的同学、家长都能加入我们这支“尊老敬老”的队伍中去,好不好!(

8、4)设计“敬老活动” 除了在老人节那天,我们要尊老敬老,给老人们献上一份孝心,平时你会怎么做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设计一个长期并且有效地“敬老活动”,看看哪组同学最有孝心!(5)交流(对活动设计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爷爷奶奶为我们、为社会、为家庭会出了许多、许多,现在,他们老了,需要我们去回报他们、尊敬和孝敬他们,其实,他们要得并不多,只需要我们一声温馨的问候,一餐全家团圆的饭,一次真诚的陪伴,他们需要我们常回家看看。(在常回家看看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师:岁岁年年,校门口总有老人们焦急的目光;日日夜夜,厨房里总有老人忙碌的身影;英姿飒爽,广场上总有老人们矫健的舞姿,老当益壮,社会上总有老人们热心

9、的行动!这样的老人怎不让我们尊敬和佩服啊!板书设计 老人昔日风采展 夕阳无限好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使学生从小做到敬老爱老,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实践、感受、体验,才会使“孝心”这棵种子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内心深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1、积极为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中国夫妇因工作把孩子带到了美国,他们担心孩子很难适应那边的学习生活。但孩子的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却改变了这对父母的想法。那是一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孩子回来的几天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看到老人会主动帮他们提东西;看到盲人扶他过马路;看到总之,孩子一下子变得懂事了。这让孩

10、子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孩子告诉爸爸秘密就在博物馆中,孩子把爸爸带到博物馆的一角,爸爸惊奇地发现那儿有许多残疾人的车椅和拐杖。孩子告诉爸爸当他拄着拐杖走每一步时都是那么艰难,可想而知那些残疾人平时的生活是多么困难。爸爸终于明白:孩子在活动中深深地得到教育。我在本次活动中也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敬老爱老的实践活动,如:了解爷爷奶奶的童年;制订重阳节敬老计划;开展“孝心大使”在行动的活动;争当“孝敬之星”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得到教育,从而把平时枯燥乏味的说教内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的,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在

11、感悟中成长。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因此,无论是事先了解爷爷奶奶的年轻时代,还是在上课时制订“如何献孝心”的方案,学生都在体验着,感悟着。这些为学生理解老人,孝敬老人奠定了情感的基础。3、注重活动的延续。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单靠某一次活动的教学就想达到目的,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不仅注重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教学,还注重课后的延续。我鼓励学生向班上平时就孝敬老人的同学学习,参与实践,希望他们做到敬老爱老,进行了课外延伸。因为我知道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课后加强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